饲料营养

我国生物发酵饲料研究与应用进展

日期:03-10 作者:邓雪娟,于继英- 小 + 大

3.3 酶解饲料研究进展

酶解饲料已被广泛应用于畜禽养殖中,加酶饲料预消化的工艺参数及处理效果已被证实。无机磷、酸性洗涤纤维和还原糖含量是反映加酶饲料体外预消化效果的重要指标。在体外条件下,根据饲用酶制剂反应需要的条件,对饲料进行酶解预消化可以大幅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配方成本,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

研究表明,加酶预消化饲料能显著改善饲料品质,提高断奶仔猪对饲料养分的消化率,进而促进其生长; 提高蛋鸡的产蛋率,降低料蛋比,改善蛋品质,提高能量的表观代谢率; 提高肉鸡饲粮中养分的表观消化率,极显著改善肉鸡的采食量、增重和料重比; 显著提高绵羊饲粮中养分的表观消化率,显著减少羊粪中养分的排泄量,提高了绵羊日增重,减少了料重比,提高了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奶牛的标准乳量、平均乳脂率、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排出量和表观消化率。

3.4 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研究进展

近年来研究结果表明,菌酶协同处理的结果优于菌和酶单独作用的结果。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与酶有很好的协同作用,能使大分子物质降解更加彻底,微生物的发酵效率更高。所以利用微生物和酶的协同作用制备发酵饲料的相关报道逐渐增多。利用菌酶协同作用,既能缩短发酵周期,又能利用芽孢杆菌或乳酸菌抵抗其他杂菌的影响,提高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还能通过产品中含有的大量的芽孢杆菌、乳酸菌和酵母菌等活菌体改变动物肠道内的微生态环境,增强动物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3.5 地源饲料发酵应用技术研究进展

3.5.1 地源饲料兴起

地源饲料成为当前农副产物饲料资源利用化的热门概念,是指经过饲料化加工处理后可规模化饲用的地方性饲料资源的总称,具有特色的营养价值、不易加工处理、流通成本高、易变质、季节性强和有一定地理范围等特点。地源饲料发酵后采用湿喂或液体饲喂的代表性应用模式诞生,如山东繁育母猪发酵饲料湿喂技术模式、山东中裕酒糟液体饲喂模式和重庆荣昌生长肥育猪固体发酵地源饲料液体饲喂模式等,创新性地加强了饲料资源利用效率。在当今我国畜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地源性饲料资源研究与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3.5.2 地源饲料应用关键技术进展

近年来生物饲料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就地源饲料的有效应用提出了5 个关键集成技术: 针对不同地源饲料的菌+酶发酵菌剂集成技术; 针对不同产地的发酵设备和工艺技术; 地源饲料营养数据库技术和以某一地源饲料为核心的不同养殖品种的饲料配方技术; 针对不同养殖规模的自动化液体及湿料饲喂设备和工艺技术; 针对畜禽粪污氮磷减排生物处理技术( 参考生物饲料开发国家工程中心编写的内部资料《生物饲料百项技术和产品汇编》) 。通过以上5 大技术集成,降低了饲料成本、猪群整齐度好。但地源饲料存在质量不稳定、营养数据库不完善、液体饲喂料线设备成本高等不容忽视的问题,同时安全有效地应用研究和技术推广任重而道远。

3.6 发酵饲料在动物养殖中的应用

3.6.1 发酵饲料对畜禽生长性能的影响

近年来酒糟、尾菜、桑叶和棉菜粕等饲用资源发酵后饲用效果的研究报道不少,发酵饲料在配合饲粮中添加量在2% ~ 50%,也有全发酵饲粮的应用,饲养动物涵盖了猪、禽、羊、牛。在生长性能方面,总体表现为日增重增加、料重比降低、育肥动物每千克增重的饲粮成本降低、养殖经济效益增加。多数研究证实,发酵豆粕均可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也有研究发现,饲喂10%和15%湿发酵豆粕仔猪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16.6%和23. 0%,料重比分别降低了9. 7% 和11.4%; 另有研究表明,发酵豆粕可替代鱼粉等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应用于保育猪的生长发育,早在1975 年就报道了米曲霉发酵豆粕可提高肉鸡生长性能和饲料转化效率。诸多研究结果表明,4. 5%发酵豆粕显著提高肉鸡21和35 日龄体重,其效果优于鱼粉; 在肉鸡前7 天饲粮中添加3%乳酸菌或枯草芽孢杆菌发酵豆粕的研究表明,前7 天饲粮中使用发酵豆粕可显著提高后期肉鸡的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和35 日龄体重,说明前期饲喂发酵饲粮有后续效应且可促进后期生长。在畜产品品质方面,饲喂发酵饲料畜禽肌肉氨基酸和肌间脂肪含量有所增加,抗氧化水平提高; 蛋壳品质提高,蛋白哈夫单位和蛋黄颜色增加,蛋黄中胆固醇含量降低; 胸肌肌苷酸含量提高。

上一篇:饲料教保企业在研发方向上的思考

下一篇:饲料适口性的重要性及主要影响因子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4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