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李呈军、步志高和陈化兰发表了题为Avian influenza vaccines against H5N1‘bird flu’ 的综述,这是一篇教科书级别重要论文。 H5N1禽流感病毒传播广泛,跨越3个大陆60余个国家。为控制该病,许多感染国家,尤其是H5N1已经在禽类和野鸟中呈地方性流行的国家,对禽类实施免疫。近来,禽流感疫苗的研制,尤其是重组病毒载体疫苗和DNA疫苗的研制,取得了很大进展。 本文章探讨在H5N1禽流感疫苗的研制和使用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了解新疫苗的特性有利于国家免疫程序的制定,从而有助于有效控制和阻止H5N1禽流感传播。 为了方便阅读,我们将分两篇讲述陈化兰院士团队的这篇论文。本篇先介绍H5N1禽流感疫苗的研制取得的最新进展。 本部分内容大纲 一、灭活的全病毒疫苗 二、重组病毒载体疫苗 1.禽痘病毒载体疫苗 2.新城疫病毒载体疫苗 3.火鸡疱疹病毒载体疫苗 4.鸭肠炎病毒载体疫苗 5.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载体疫苗 三、DNA疫苗 四、H5N1禽流感疫苗使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以下正文 一、灭活的全病毒疫苗 在20世纪40年代,灭活的全病毒疫苗问世,用来控制和阻止人流感。在过去的30年中,这种疫苗是养禽业用以控制禽流感病毒的重中之重。为了抗击印度尼西亚爆发的H5N1禽流感,一种以高致病性疫苗种毒A/chicken/Indonesia (Legok)/03 (H5N1)研制出的灭活疫苗被用来免疫鸡。然而,选择一种高致病性的病毒作为疫苗种毒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在生物安全方面,高致病性的病毒对疫苗生产部门有潜在威胁。另外,高致病性H5N1疫苗种毒经常在48小时内杀死鸡胚,使得尿囊液中病毒滴度很低。 使用传统的方法不能研制低致病性H5N1疫苗种毒。反向遗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引发了H5N1流感疫苗的变革。使用这种技术,表达H5N1病毒HA和NA基因质粒的病毒RNA,高产病毒A/Puero Rico/8/1934 (H1N1)(PR8)的六个内部基因,以及编码多聚酶和核蛋白的四个PR8蛋白表达质粒共同转染Vero细胞,产生病毒RNA和蛋白,形成H5N1/PR8疫苗种毒(见图1)。 图 1.制备H5N1疫苗种毒的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示意图 |
上一篇:口蹄疫免疫时机和免疫次数的玄机
下一篇:非瘟疫苗,离我们到底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