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网站公布了《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塞内卡病毒病防治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塞内卡病主要在加拿大、巴西和美国等国家流行。据报告,该病已传入我国并在局部地区零星散发。 农业农村部提醒,各地要充分认识防治塞内卡病毒病的重要性,特别是已经发现该病的省份,更要高度重视,加强防治措施落实,做到早发现、早确诊、早报告、早处置,防止扩散蔓延。 一问:塞内卡病毒是什么? 塞内卡病毒病是由塞内卡病毒(Seneca Valley Virus,SVV)引起的一种猪的以口蹄部出现水泡性损伤为特征的传染疾病。 塞内卡病毒病症状与口蹄疫相似,其主要通过感染仔猪使其猪鼻镜及蹄冠处出现水疱、溃烂创面从而导致跛足甚至死亡。 塞内卡病毒最早于1998年被分离到,因其2014年在巴西大规模爆发才被养猪业所重视。2015年3月,塞内卡病毒病首次在我国广东某猪场暴发,并从发病病料分离到了SVV。 根据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贺东生教授的相关研究资料,2016年3月华南某集约化猪场肉猪和母猪群暴发水疱性疾病,发病率100%、病死率约40%。发病猪的病料经多项技术和实验排除了FMDV、SVD等类似病原存在,证实这是一起单纯SVV引起的暴发。 二问: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塞内卡病毒病? 1、其与口蹄疫在临床很难区分鉴别与诊断 塞内卡病毒病发病特点与口蹄疫等非常类似,临床症状上无法与口蹄疫、猪水泡病、水泡性口炎和水泡疹相区别(表1)。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在最新一版的《陆生动物诊断试验与疫苗手册》中没有提及塞内卡病毒病,我国也没有将该病归类。 但由于口蹄疫和猪水泡病都是农业农村部规定的 I 类传染病,因此,对所有水泡特征的疾病都必须在采取严格生物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尽快确诊。
2、相关研究还不充分 不仅塞内卡病毒病的临床症状难以与其他水疱性疾病区分,而且对其传播途径和致病机理还不明确。 SVV的传播途径还不明确。鼻腔分泌物、口腔分泌物、血液和尿液都含有病毒。口蹄疫可以通过排泄物传播病毒,但排泄物对SVV的传播意义尚不明确。对损伤的口腔皮肤的超级结构分析没有发现病毒的存在。 SVV的致病机理还不清楚。有国外文献显示人工感染试验没有出现临床症状,但我国进行的人工感染试验却能致病,并应用于疫苗效力检验中。 另有试验通过肌肉注射和滴鼻途径都可以使哺乳仔猪出现水泡症状并死亡的现象,而45~60日龄的猪其蹄部冠状带出现表面发红,但无水泡形成,成年猪则没有症状。滴鼻试验也许可以说明呼吸道是SVV感染途径之一,并且可以引起小猪的死亡。美国从健康的猪身上分离出了SVV,但美国出现水泡特征的疾病都与SVV有关,是发生水泡特征疾病后能检测出的唯一病原。感染圆环病毒和肠道病毒的猪发生水泡特征的疾病也与SVV有关联。 |
下一篇:鸡滑液囊支原体诊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