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随着妊娠期采食量的增加,哺乳期的采食量呈线性下降。哺乳期养猪的目的主要是让母猪哺乳期奶水充足,使得仔猪获得最大的增重,所以母猪妊娠期应该适当限制采食量,以确保其在哺乳期的最佳采食量。 关注点三:纤维营养 纤维营养可以解决母猪便秘问题、增加饱腹感,在使用纤维时要考虑其可发酵性,真正实现“低妊娠- 高泌乳”。 首先,母猪发生便秘后,会影响胎儿的发育,进而影响仔猪的健康状况。因此,要想方设法解决妊娠期便秘的问题。另外,妊娠期严格限饲会导致母猪缺乏饱感,进而出现咬栏杆、口流白沫、站立不躺卧、叫声凄厉等异常行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应该合理地应用能够增加饲料体积的原料,比如麸皮、豆皮、苜蓿草粉、甜菜渣、发酵纤维等,从而降低营养浓度,增加采食量、吸水膨胀性和饱腹感。 二、为何要做精准营养 当前环保压力非常大,养殖业要降低氮排放,因此在动物营养方面需要考虑的因素也越来越多,过去的粗放式的营养方式已经不适合当前养猪业的营养需求。 1、母猪营养需要影响因素 母猪营养需要的影响因素:①品种。新美系、丹系、法系以及地方猪种对于营养的需求都不同。不同品种的窝产仔数、采食量、窝增重、均匀度、健康状况各不相同,如果我们全部按照一种套路来提供营养,是不科学的。②环境。包括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因素。如果猪舍温度不适宜,维持需要增加。尤其是在东北,冬季寒冷天气时,如果猪舍保温不到位,猪的维持需要就会增加,这是就要测算提高猪舍保温的取暖费用和为了提高体温而增加饲料的费用,一般都是增加猪舍保温比较经济。③管理。批次生产:分娩舍大小,能否全进全出;分胎次生产:初产和经产母猪是否分开饲喂;饲喂模式:饲喂时间、次数、饲喂量,能否达到自由采食量。 2、精准营养研究意义 实现最佳成本控制,获得最大收益。根据母猪品种、生产环境、管理模式与生产水平,确定其营养需要,优化母猪营养供给、日粮结构和饲喂模式,满足其高产稳定的营养生理需求。 3、精准营养研究目标 ① 发挥母猪最大生产潜力。 ②所提供营养量适宜,既不缺乏,也不浪费。 ③产品营养质量稳定。 母猪终生生产力= 母猪年生产力× 使用年限 母猪年生产力= 年产窝数× 断奶仔猪数( 断奶窝重) 年产窝数=365/ 繁殖周期 繁殖周期= 妊娠期+哺乳期+断奶至发情间隔+21×(1- 情期受胎率) 三、精准母猪营养的设计与应用 1、母猪营养设计考虑因素 ① 蛋白质。要考虑蛋白质水平(16% 或者18% ? ) ;蛋白质由哪种原料来提供。②能量。要考虑使用消化能体系还是净能体系。选择哪类脂肪,油还是脂肪粉?现在使用净能体系研究的比较热点,因为净能体系体现了猪真正利用的能量。但是净能体系在运用的过程中又存在限制因素,只能在等热区间( 猪的最适生活区间) 应用。如果在东北冬季比较冷的情况下,还按照净能体系添加油脂,猪的体增热就会不足。个人认为,此时提供粗纤维类的原料来产热会比玉米豆粕等优质营养产热更科学。③氨基酸。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蛋氨酸、支链氨基酸( 缬氨酸、异亮氨酸)、功能性氨基酸( 精氨酸、谷氨酰胺)。对于功能性氨基酸,目前说法不一,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验证。④纤维。总纤维( 可溶、不可溶)。⑤钙磷比例。⑥维生素。⑦矿物元素。 2、原料选择 ①国内原料可选择性不多。能量饲料:玉米、DDGS、小麦;蛋白饲料:豆粕、鱼粉、发酵豆粕、膨化大豆、玉米蛋白粉;油脂:大豆油、脂肪粉;其他:米糠、米糠粕、麸皮、发酵纤维;其他添加剂等。②原料定期评估。常规营养指标、消化率、新鲜度、毒素。在消化率的评估方面,不同产地的同一种原料的消化率差异也非常大。比如东北三省,吉林玉米和黑龙江玉米消化能的差异就很大。尤其现在收储政策的变化,我国存在2亿t陈化粮,陈化粮在用作饲料原料时就比较复杂。其营养指标的变化,尤其是脂肪酸败等在配制饲料时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要点。③原料要少而精,不能过多过杂。选择当地易于采购、质量稳定的原料。④品控要严格。由于霉菌毒素超标造成母猪流产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进厂原料必须100%合格。⑤工艺要稳定。粉碎粒度、混合均匀度都要定期检测。混合均匀度都要定期检测。 |
下一篇:朱伟云:猪的消化道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