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瘟( Duck plague) 又称鸭病毒性肠炎( Duck Viral Enteritis,DVE) ,是由鸭瘟病毒( Duck plague virus,DPV) 引起的鸭、鹅和其他雁形目禽类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烈性传染病。鸭瘟流行广泛、传播迅速、发病率高和死亡率大,我国动物防疫法将鸭瘟列为二类疫病。目前,鸭瘟已经成为对水禽危害最为严重的疫病之一。 一、病原 病原为鸭瘟病毒(Duck Plague Virus)属于疱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疱疹病毒属(Herpesvirus)中的滤过性的病毒。病毒粒子呈球形,直径为120~180nm,有囊膜,病毒核酸型为DNA。病毒在病鸭体内分散于各种内脏器官、血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中,其中以肝、肺、脑含毒量最高。 二、临床症状 鸭瘟潜伏期比较短,只有3~7d,被感染的家禽会在出现症状后的1~5d 内死亡。病鸭初期表现为精神不振,体温升高,羽毛松乱,食量下降或不食,但是会比较喜欢饮水。经常趴地不起,不愿下水,强行驱赶时,表现为步态不稳,走路蹒跚;同时病鸭还会发生下痢,排出绿色或灰白色较稀的粪便,肛门周围的羽毛被污染并结块。同时头部与颈部会呈现出缩起的状态,还会脱离整个鸭群独处。病鸭头部及颌皮下出现水肿,死亡之前全身剧烈颤抖,部分病鸭眼、鼻、口角出血。病鸭死亡后眼周围有血迹。 三、剖检病变 全身性出血和水肿。此外,皮下组织多有弥漫性炎性水肿。在胸膜处有泡沫状物渗出。其口腔和食道黏膜处皱壁表现为条状,且剥离后有溃疡病症。病鸭的腺胃有血斑,且出现坏死的斑点。鸭瘟也会造成心脏、心外膜等地方出血,囊腔内充斥着红色的渗出物,即法式囊黏膜红肿。肠道部位出现急性卡他性炎症,并以十二指肠和直肠最为严重。而产鸭的卵巢略有增大,并有卵泡破裂的情况,容易引发腹膜炎。而处于产蛋期的母鸭群的死亡率较高,且产蛋量直接下降24%~40%,甚至停产,并在3d后因极度衰竭而导致死亡。
|
下一篇:犬猫耳血肿54例开窗术治疗(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