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的采购注意事项 衡量豆粕质量有色泽、形状、气味、脲素酶高低、粗蛋白含量及蛋白溶解度、水份6个指标。金黄色至浅褐色是正常的豆粕颜色,而巴西大豆做出来的豆粕一般是浅褐色的,美国大豆做出来的一般偏金黄色。 过生、过熟的豆粕都会大大影响其代谢能,脲素酶的高低只是衡量豆粕成熟度的间接指标,蛋白溶解度才是直接指标。脲素酶的高低与豆粕的利用率没有直接的关系,只是间接地反应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活性的高低。因为脲素酶和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对热的敏感度很相似,但是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很难检测,而脲素酶相对容易,因此用它来间接衡量豆粕中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活性。所以脲素酶活性为0不一定能代表豆粕过熟,最重要的是看蛋白溶解度。蛋白溶解度高于85%表示豆粕过生,容易引起拉稀,低于65%表示加热过度。溶解度在65%左右,通过添加赖氨酸还可以进行弥补,但如果再低,就会降低赖氨酸及其他几大氨基酸的利用率。通常可接受的蛋白溶解度范围为73%~85%。 豆粕结团结块会影响其品质。如果只是运输过程中挤压造成的,问题不大,但如果是在加工过程中结团结块就要引起注意。将加工过程中结块的豆粕切开,可见内外颜色不一,内部由于没被溶剂浸透、没被水蒸气蒸透,颜色发白,含水、油、残留溶剂、脲素酶高(表示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活性高),使贮存期缩短和味道改变,而高活性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容易导致猪腹泻。豆粕的结块跟大豆生长的环境和成熟度有关,如南美豆和阿根廷豆,生产中大豆破碎后局部含水过高或不均匀时,就会造成挤压结块。结块豆粕中间残留溶剂,其中主要的危害物质是正己烷,正己烷局部超标会对肠道绒毛造成损伤,从而加剧了因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活性过高引起的腹泻。 麦麸、鱼粉的采购注意事项 良好的麦麸应该呈细碎屑状、色泽新鲜一致、无发酵、霉变、结块及异味异嗅,水份含量不得超过13.0%,不得掺入饲料用小麦麸以外的物质。采购时最怕麦麸氧化,因为相对于玉米等其他原料,它的霉变更不容易分辨出来。 目前鱼粉中的掺假现象非常普遍,质量是最难控制的。一般来说,通过粗蛋白、真蛋白、灰分、盐分、钙、磷等常规的检测指标可以有效地控制鱼粉质量,对掺入尿素、食盐、沙土等降低鱼粉品质的掺假情况能够进行控制。但是,随着鱼粉掺假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掺入少量尿醛聚合物、血粉、羽毛粉和鞣革粉等物质后,用常规的检测方法很难发现。 |
上一篇:养猪中猪饲料的选择技巧
下一篇:发酵饲料技术应用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