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因耕地面积有限,农民对互为竞争作物的玉米和大豆通常按种植效益来权衡面积分配,而玉米和小麦的价格成本具有消费替代效应,临储制度取消后,大豆和小麦对玉米的比价升高,加之政策导向和补贴倾向于大豆,玉米种植面积下降明显,而小麦价格维持2300元/吨以上高位运行,消费替代优势消失。由于今年地租大幅削减,种植成本降低而玉米价格走高,农民利润较去年扭亏为盈,比价重又拐头向下,截至年底,大豆与玉米现货均价比值已回到2以内,符合今年秋季调研所得到的玉米比较收益好于大豆的结论,而小麦与玉米现货均价比值仍处1.4左右的高位,预计18/19年度玉米种植面积将有所回升,而单产在无重大天气灾害的情况下将保持稳定增长,面积与单产“双升”趋势下,预计明年供应端玉米产量同比增加,消费端小麦暂无替代优势,但小麦收储价格有所下调,两者价差呈缩小趋势,玉米上涨之路仍然阻力重重。 2.3 “剪刀差”利润再现,进口替代将增加 玉米价格市场化后,内外价差曾一度由正转负,进口优势减弱,据统计2017年1-11月五种主要替代品累计进口2015万吨,同比仅仅减少0.51%。除大麦累计进口828万吨、小麦421万吨,同比分别大幅增加80.83%和32.39%外,其余替代品进口量均有所下降,玉米累计进口237万吨、高粱490万吨、酒糟蛋白(DDGS)38万吨,同比分别下降22.37%、24.06%、87.16%。尽管进口玉米和高粱价格吸引力不比往年,DDGS取消进口增值税后仍受制于“双反”政策,但大麦和小麦进口的大幅增加限制了进口总量的实际减少额度。截至年底,广东港玉米现货价格已站上1900元/吨,内外“剪刀差”再度恢复至300元/吨以上,市场消息称十月已有10-12船进口玉米购入,18年一季度将可运抵,在美玉米持续低迷,而国内现货趋紧的情况下,内外价差有扩大态势,预计明年进口替代将有所增加。 三、需求端分析 3.1 环保高压新常态,饲料消费仍可期 2017年,禽肉蛋价格先抑后扬,禽蛋养殖利润整体良好,生猪利润虽较15/16年大幅削减六成以上,但仍有约300元/头的盈利;猪粮比因玉米价格抬升而高位回落,但于8之上企稳,仍处较高水平。自2015年《新环保法》实施以来,养殖业受环保督查影响不断加大,畜禽禁养区范围扩大,行业向集中化发展,大量不符合要求的小散养殖场被迫拆迁关停,在禁养区被动去产能、环保高压下养殖户主动补栏谨慎的双重作用下,生猪及能繁母猪存栏量一路下行,不断创出新低,截至2017年11月,生猪存栏34886万头,能繁母猪存栏3466万头,同比分别下降6.93%和5.92%,而2017年12月底,禁养区养殖场关闭拆迁工作将完成,在仍有利润而存栏历史地位的现状下,18年生猪存栏大概率触底反弹,而蛋禽在良好利润刺激之下,补栏积极性将增加。 虽然存栏量下降,但随养殖效率提高,MSY及规模生猪耗粮数量增加,二者对冲之下,饲料消费维持增长态势,在产能恢复预期之下,饲料消费增速或将加大。 3.2 淀粉产能扩张,需求放量明显 要解决巨量存在陈化风险的玉米临储库存,深加工是最有效的一条消化途径,16/17年政府给予东北地区100-300元/吨不等的政策补贴红利,以激发消费端去库存的积极性,发改委于同年4月废止玉米深加工项目管理相关规定,行业准入放松,产能大幅扩张。在高利润刺激下,2017年淀粉行业开机率全年维持高位运行,而受玉米原料成本下降影响,淀粉出厂价格回落后出现了很多市场机会,2017年1-10月,下游除淀粉糖、食品、化工等传统需求因比价优势同比增幅均在20%以上外,还出现了面粉掺兑和饲料添加等新的消费点,另外,17年纸价意外走高使造纸需求火爆,同比增幅接近70%。总体而言,在玉米临储制度取消后,低价创造需求、刺激消费,深加工方面的淀粉需求在16/17年呈加速增长态势,淀粉消费增量明显。但低价创造的需求能否在玉米及淀粉价格双双回升后继续承接有待观察,且环保题材不光会对供应端有限产制约,对下游消费厂商同样存在抑制,2017年四季度,环比需求略现回落,但环保影响尚不明显。 进口替代方面,截至2017年底,进口泰国木薯淀粉价格3300-3360元/吨,面粉批发平均价3300-3400元/吨,均与玉米淀粉仍有将近一千元的价差,而白糖与淀粉糖的比价也在3.2左右的相对高位,所以在对木薯淀粉、面粉、白糖等替代方面,玉米淀粉因比价优势仍存替代空间。出口方面,量虽不大,但1-11月淀粉累计出口24万吨,同比翻了一倍多,也侧面反应淀粉需求端的放量。 3.3 燃料乙醇正式推广,酒精消费前景开阔 在DDGS实施“双反”政策以来,2017年进口DDGS同比大幅缩减,国内酒精行业竞争压力减小,在原料玉米低价以及深加工补贴带来的利润空间下,酒精行业全年开机率大部分时间维持75%以上的高位,而绿色生物能源的发展趋势使燃料乙醇的推广则成为后期玉米深加工需求大幅增长的保障。 |
上一篇:2018年中国鸡肉产消趋势
下一篇:再谈“存栏矛盾” 猪价后市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