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洪水灾害极易造成动物疫病的突发,如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口蹄疫、禽霍乱等。这些疫病都会因防疫不及时,消毒卫生处理不得当而造成大面积的流行。根据动物疫病发生的特点,洪灾过后应重点做好的工作是及时处理病死畜禽,对饲养场环境和畜禽舍设施进行消毒,对畜禽实施紧急免疫接种,加强饲养管理,降低畜禽应激反应,及时修缮畜禽养殖基础设施。 1、对溺死、病死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洪灾过程中,许多畜禽被洪水冲走,染病进而发生大量死亡。由于雨季湿度大、温度高,死亡畜禽经水长期浸泡会腐烂、发臭,尸体内会产生大量致病微生物,病菌会随着污水、空气到处扩散,不仅污染环境,还容易引起人畜共患疫病的大流行。及时清除畜禽舍内动物尸体、污泥、粪料及杂物,尤其是漂浮在水中的畜禽尸体要设法打捞,并且对畜禽尸体和污染物要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无害化处理要选择地势较高地带,挖2米以上深坑,坑挖好后在坑底层撒3厘米厚的生石灰,将尸体、污染物(有条件的话可以用柴油焚烧)放入,再在尸体和污染物上撒消毒药或生石灰,最后覆盖厚土、压实。 2、消毒 猛烈的洪水使储粪池粪污四溢,粪污中粪尿分解产生的恶臭污染环境,有机物、盐和病原微生物污染水源和土壤。同时,土壤中的病菌被洪水冲出来也会引发疾病。洪灾过后,为了消灭环境中的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及时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确保人畜健康,必须进行全面消毒。消毒的重点场所包括畜禽养殖场、畜禽舍、屠宰场(点)、畜禽及其产品加工(销售)场地、仓库、中转场地、牲畜市场、农贸市场、饮水源、畜禽运输车辆、用具等。 2.1物理消毒 清除受洪水浸泡畜禽栏舍及生产场地内遗留的淤泥、粪污等各类污染物;冲洗被洪水浸泡过的水泥地面、墙壁和器具;将器具擦干、暴晒;污染物堆积发酵或焚烧。 2.2化学消毒 2.2.1用2%烧碱溶液、10%~20%的石灰水或草木灰水对场地、棚圈墙壁、桩柱、用具、器械和车辆等进行消毒。石灰水需现配现用。草木灰水澄清后使用,才有显著的消毒效果。 2.2.2用100~300倍复合酚液或2%~5%的过氧乙酸溶液,对场地、墙壁、棚圈、用具、车辆、粪便、污染物等进行喷雾消毒。 2.2.3将百毒杀稀释2000倍用于畜禽舍的消毒;稀释3000倍用于喷洒环境,冲洗畜禽舍和机械,浸渍器具,消毒种蛋等;稀释10000~20000倍可用于储水塔、饮水器消毒,可以杀死微生物、除藻、除臭、改善水质。 此外,也可选用灭毒杀(主要成分:季铵盐)、杀毒先锋(主要成分:苯扎溴铵)、蓝光A+B(主要成分:亚氯酸钠、活化剂)等药品,按配制说明要求对环境、场地、器械等进行消毒。 畜禽饮水采用储水池的,要将储水池中水完全排出,清洗消毒后更换清洁水。灾后由于饮水缺乏,通常采用漂白粉、优氯净对储水池中饮水进行消毒。常用含有效氯25%~35%的漂白粉按6~10毫克/升投放消毒;含有效氯55%~60%的优氯净按4毫克/升投放消毒。投放消毒药后需搅匀后静置半小时以上才可饮用。 环境、场地、畜禽舍墙壁、器械、用具等的消毒工作要反复2~3次。 3、畜禽疫病预防接种 洪水过后,闷热、潮湿的环境为病原微生物的滋生、繁殖创造了良好条件,特别是洪水的反复冲没,使河水、土壤、森林中的细菌、病毒、寄生虫卵、幼虫等各种传染性病原菌被冲洗出来,严重污染环境及水源。病原菌的扩散和传播,灾后极容易引发畜禽炭疽、口蹄疫、钩端螺旋体病、猪瘟、猪丹毒、巴氏杆菌病、仔猪副伤寒、鸡新城疫、鸡白痢、球虫病、牛羊肝片吸虫病、牛羊消化道线虫病、弓形体病、疥癣病、霉菌中毒等传染性疾病。防疫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突出畜禽防疫工作的重点。 进水猪舍用猪丹毒接种,猪舍通风不好的接种猪肺疫,潮湿猪舍做仔猪副伤寒;奶牛做好口蹄疫补防;羊做好羊痘、三联四防苗、小反刍兽疫等疾病的预防接种;鸡做好禽流感和新城疫补防,做好禽伤寒、副伤寒、大肠杆菌和禽霍乱的预防。 球虫病对鸡、兔危害都很大,死亡率高达50%,灾后要积极做好球虫病的预防工作。清除笼舍内的粪便、垫料并做堆积发酵处理,还要做到防渗、防溢流;有条件的将雏鸡与成鸡分开饲养,在兽医指导下,使用药物预防。 对于其他畜禽传染病,也要根据疫情动态,做好预防接种工作。 |
上一篇:养鸡场火灾案例及如何防止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