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饲料行业的新常态是什么? 先说我的印象 案例A 一个朋友说,原来有一间小厂,干了10多年,感觉每年赚几百万也没什么压力。后来遇到市里做工业区,可以拿地,就干脆来个大的,把赚的钱全部投进去,银行再支持一些,就做成了现在的高大上饲料公司。新公司开业后发现,销售业绩比原来的“小破厂”还差,费用立刻飙升到天上。原来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变得非常被动。 案例B 一个老板做了间饲料公司,这几年生意不错,小日子红红火火。于是这2年开始了扩张,建了3间新厂。可销售量下滑,甚至到了原来的一间饲料厂就能够满足的程度。要用原来一间厂的销售量维持3间厂的费用简直就是异想天开,突然觉得自己不堪负重。 案例C 一间曾经红红火火,高峰期月销售量接近2万吨的饲料厂突然宣布资不抵债,亏损到什么程度呢?坊间传言短短几年就亏损3亿多,一些供应商哭诉——自己一辈子赚的钱都被这公司给坑了。目前公司全部资产是银行的,供应商的钱都打水漂了。 这两年新投资的饲料厂地皮贵,建筑成本高,设备也水涨船高,总的一句话,高投入。高投入必然带来高成本和费用——折旧、利息就吓死人。加上现金流差,如果银行一紧缩贷款就随时可能出问题。上游扩张加上下游萎缩那些本来日子还过得去的企业,日子也越来越难过。 再说猜测的新常态: 1、产能过剩: 表面上看2014年全国有3000多家饲料厂没有取得生产许可证,只剩下不到1万家饲料厂了。实际上,没有取得许可证的都是很小的工厂,就算其有证,销售量也不会多。而新建的饲料厂都是巨无霸,虽然数量不多但一间顶原来的很多间。总体上来讲,产能在过剩的情况2015年还在继续恶化。 2、下游萎缩,散户撤离: 2014年禽流感爆发后洗礼了养禽业,之后无论蛋禽还是肉禽都一路顺风顺水,赚得盆满钵满。为什么会这样?我认为主要还是养殖量少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市场价格由供求决定,当供应量少了,价格自然起来。目前报告流感死亡人数对家禽销售已经没有敏感性了。其主要原因还是养殖少了,那些对流感恐惧的人不吃也不会影响到家禽价格。家禽的例子,说明我们的养殖业严重过剩,如果继续维持过剩就意味着这个行业继续亏损,失血越来越多;要么维持目前这样的缩减规模,保持盈利。不管哪一种选择,对饲料行业都是负面的。 养猪也的发展也到了一个转折点:政府也不再将养猪作为政绩,城市周边开始大规模清理养猪场;小猪场的亏损已经到了无以为继的程度,一些几百头存栏的猪场就是把猪重复卖几次也还是资不抵债;不管政府公布的母猪存栏还是养殖数量多少,只要猪价低过成本养猪就会逐渐萎缩;加上进口猪肉的成本优势,也一定会逐步压低中国肉猪的出栏价格。在这样的情况下,散户撤离是必然的。未来的猪场大了,要么自己配料要么和饲料厂做战略合作,对商业饲料都不是利好。 |
上一篇:2015年畜牧饲料行业六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