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保篇

取消猪瘟和蓝耳苗政府采购的十大猜想

日期:12-18 作者:农财宝典- 小 + 大

        每年12月份,各省级政府都会公布下一年度猪瘟苗、蓝耳苗等政府采购苗的中标信息,然而今年至今未见采购公告。
        自从2012年农业部把山东与海南作为试点,取消猪瘟苗、蓝耳苗的政府统一采购政策以来,业内就有猜测,国家会不会将试点扩大到全国。有消息指,农业部将在近期推出国家统购苗新政策。假如国家取消这两种疫苗的采购,疫苗行业或将发生改变。
        猜想一:近20亿市场空间释放,品质成为杀手锏
        一直以来,我国的生物制品行业深受?家政策的影响,2007年国家开展对猪瘟苗、蓝耳苗的统一采购后,疫苗市场容量从40多亿元开始迅速膨胀。根据证券公司的统计数据,目前我国兽用生物制品的市场容量在90亿元左右,仅有的4种强制性免疫疫苗占整个动物疫苗市场的72%.7家口蹄疫疫苗生产企业产值为11-15亿;8家禽流感疫苗生产企业产值13亿左右;19家猪蓝耳病疫苗生产企业产值11.2亿;猪瘟系列疫苗等产品约为7-8亿元;其余小品种疫苗约为18~20亿元;经济动物疫苗约3亿元。
        从单个产品市场份额看,猪瘟活疫苗所占市场份额最大,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次之,禽流感?活疫苗位列第三,这与国家实行强制免疫政策密不可分。其它产品虽然种类较多,但市场份额所占比例较小。
        在四种政府采购苗中,猪瘟疫苗和蓝耳疫苗是政府采购与市场销售两种方式同时运作。不少企业已将重心转移至市场。
        "这是件好事情,对企业有正面的引导作用。"广东永顺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顺制药")总经理林旭埜告诉农财宝典新牧网记者,猪瘟苗、蓝耳苗完全市场化后企业的发挥空间加大,虽然竞争会更加激烈,但产品品质好与不好,由养殖户说了算,给真正?重产品质量的企业很大机会。
        猜想二:部分疫苗生产企业将面临倒闭
        "靠政府招标苗撑起市场的企业就很危险了,假如产品线不丰富,没有常规苗的销售支撑,估计很快面临倒闭或重组。"据业内资深人士秦学明(化名)告诉农财宝典新牧网记者,"不少疫苗生产企业是靠政府招标苗生存的,特别是四川、云南、广西等地的企业。这些属于政府财政补贴的一类地区,免费苗中央财政补贴有80%,地方政府只出20%.政府乐意采购当地厂家的产品,企业也因此过得舒服,不会考虑产品线的完善或是走入市场化。"据悉,蓝耳苗、猪瘟苗的统购费用由财政负担。不同地区,各级财政负担比例不同。中央财政对一、二、三类地区的补贴比例分别是80%、60%、30%,剩下部分由省财政与地方财政分担。一类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海南、广西、湖南、湖北;二类地区包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西、河南;三类地区包括广东、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
        猜想三:一毛钱的疫苗将彻底成为历史
        在招标苗时代,采购时相关部门有时会追求低价中标的原则,因此一毛钱能够买到?瘟疫苗,也能买到蓝耳疫苗。政策取消后,疫苗品质好坏完全由市场说了算。相信不少厂家将会提高产品质量,以获得市场。
        "这类低价低效的产品在市场化时代不会有前途,疫苗整体价格将上涨。"上海海利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海利")营销总监胡锡告诉农财宝典新牧网记者,这种比矿泉水还便宜的产品在市场上将会不复存在,疫苗是生产资料,不管如何炒作,最终还是品质为王。
        "生产出好品质的疫苗,并不那么简单,需要软件硬件的投入:研发人员以及?备都得到位,这无疑会增加生产成本,最终会体现在终端产品价格整体上涨。如最近几年推出的蓝耳疫苗价格都在5元/头份以上甚至10元/头份。这在采购苗时代,养殖户会认为是天价疫苗,毕竟有免费疫苗在作比较。"胡锡认为,价格整体上涨是未来国产疫苗的趋势,是高投入高品质的市场表现,这对养殖户是福音,起码有更多高品质疫苗作选择。
        猜想四:企业纷纷完善产品线
        除提高猪瘟苗、蓝耳苗的品质进入市场外,企业为扩大影响力,将会推出新产品,抢占市场。
        普莱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猪事业部总经理张立昌告诉农财宝典新牧网记者,生物制品行业将面临着第一次洗牌,首先PK的是产品的多样性。"所以你能看到不少厂家都在频繁地上市新产品,完善产品线。"张立昌认为,没有引入竞争机制的市场是不长远的,政府统购苗机制会令企业缺乏创新、改进的动力,这对企业的发展也不利。
        据悉,新疆天康畜牧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康生物")早在2009年就陆续上市猪伪狂犬疫苗、蓝耳疫苗等常市场化规苗;永顺制药上市猪圆环2型病毒疫苗,推出猪瘟ST市场化疫苗;中牧实业股份?限公司上市圆环疫苗等常规产品。
        猜想五:新产品的转让争夺更加激烈 转让费将步入亿元级别
        国内大部分生物制品企业都仅有生产能力而无研发能力,大部分产品都是从科研院所转让获得。统购政策取消后,企业对新产品的渴望度无疑会增高。
        秦学明告诉农财宝典新牧网记者,本来我国生物制品的开发能力就不强,有能力推出成熟产品的科研院所更是屈指可数,这些稀缺资源,在国家"新产品技术只允许转让三家企业"的政策规定下,转让费将会水涨船高。以前是转让10多个企业?每家企业收取500-1000万左右的转让费,现在仅有三家,除去一至两家是研发单位外,受让的第三家企业出上亿元也并不是不可能。

上一篇:未来兽药经销门市发展见解之谈

下一篇:新时期兽药的健康发展道路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4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