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观光畜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融合了畜牧业与旅游业的优势,符合回归自然、感受自然的旅游新需求,也为畜牧业找到了新增长点,是一种能够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升挖掘畜牧业附加值的新型发展模式,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可谓畜牧业的蓝海地带。 该发展模式并非畜牧与旅游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包含农畜养殖、观光、科普、休闲、体验、环境保护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多元有机结构,主要承载以下功能: 其一,作为现代农牧业的展示和体验媒介,注重教育、培训、体验等展示功能的现代畜牧业实践园。农牧业的现代化发展,已经实现了规模化、产业化和精细化变身,这种农牧的展示能够转变农牧业在人们心中以往的形象,带给人们更多前所未有的新奇感,不仅是一种旅游体验,更是一种有效的广告传播。 其二,通过草场培育、自然养殖和附带的农牧生活体验,实现旅游、度假等休闲功能。通过天然牧场的广泛培育,结合人工湖、花场的培育,能够提供给久居城市水泥堡垒中的人们田园风光感,更能让人们贴近自然、感受自然,在这种功能承载之下,可实现骑马体验、牧羊体验、果蔬采摘、池塘垂钓、观光休闲、餐饮娱乐等一站式休闲生活。 其三,实现绿色环保的循环经济增长功能,拓宽牧民的收入渠道。通过“当一天牧民”等前两项体验项目,让游客与牧民一道挤奶、放牛、赛马,让游客在体验游中住牧家新房、品草原美食、购特色农畜产品,这些方式能够有效促进了牧业人口向三产服务业转移,能够在本身的畜牧基础上增加经济来源。 然而“休闲观光畜牧业”并不能一味模仿和一味求大求全,更多情况下应结合本地的产业链条、本地的交通情况以及本地的草场承载力进行科学规划,防止由于人员过度密集、旅客生活污染导致的草场退化情形发生。 要实现“休闲观光畜牧业”的有效发展,首在于当地草场的有效培育和呵护,而这不仅仅要结合当地的水源情况,制定贴近实际的干旱荒漠化草原、典型草原、草甸草原、高山草原、高原草原培育。同时也要实现传统、粗放、落后的天然草地放牧畜牧业向优质、高产、人工草地和草地农业为基础的现代化畜牧业转变。据统计,加拿大、英国、新西兰人工草地面积分别占草场总面积的27%、59%和75%,美国的人工草地也占草地面积的10%以上,而我国的这一比例仅为2%,这无疑给我们较多的启示。 同样,“休闲观光畜牧业”的有效发展,需要对畜牧“景区”有效承载量进行评估,同时对旅客所带来的生活污染进行掌控和有效降低,这一些显然是“休闲观光畜牧业”能否实现绿色循环发展的另一关键所在。 |
上一篇:江苏省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实践
下一篇:戈军珍:规模养殖场不得不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