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目前养猪业生产的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中,蓝耳病无疑是制约现代养猪业发展的最为棘手的问题。这些年,国内各地猪场的疾病频发,从中都能找到蓝耳病的影子。蓝耳病由于其病原、致病机理及传播的特殊性,使得目前的防控具有很大的难度。 1. 病原特点及致病机理 蓝耳病毒属于动脉炎病毒科,单链RNA病毒,具有高度变异性。蓝耳病毒在猪场中通过猪群直接口鼻接触、饮水、摄食、咬架、带毒针头以及精液等均可以传播。通常,病毒侵入机体后首先在猪的粘膜、肺泡及局部巨噬细胞内定置、复制,随之形成病毒血症,并扩散到全身各组织的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中,引起心肺功能障碍,公、母猪的繁殖障碍,以及免疫系统功能受到抑制等。 2. 临床表现 蓝耳毒株分为经典毒株和高致病性毒株,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2006年以后,高热病的异军突起,高致病性蓝耳病毒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阴性猪场急性感染高致病性蓝耳病后,各阶段猪群均发生体温升高、呼吸道症状,表现出皮肤发红,耳部、尾端、腹部或全身充血,发绀,呼吸加快或呈腹式呼吸,严重者发生呼吸衰竭死亡。母猪表现妊娠中、后期流产,或产死胎、木乃伊胎等;产房仔猪、保育猪出现呼吸困难,食欲减退或废绝,体温上升,腹泻,被毛粗乱并逐渐消瘦,死亡率高;育肥猪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系统症状,并伴随着一定比例的细菌感染;公猪除了表现呼吸系统症状,还会影响精液质量,恢复猪能表现长期的精液带毒。非急性感染或不稳定猪场,通常表现为猪场生产成绩低,母猪返情严重或出现子宫炎的比率高;保育猪不好养,生长速度慢,并容易继发细菌感染。 3. 解剖及病理特征 蓝耳病导致的死亡猪只的主要病变集中在肺部,多呈肺部间质性肺炎,或充血出血性肺炎,少数猪出现肺萎缩。病程较长猪的气管至肺部有浓性卡他渗出。肺脏病变是导致猪只死亡的主要原因。淋巴结肿大出血,局部性坏死。胸腔、腹腔有继发感染导致的脏器粘连、纤维性渗出及积液等症状。 4. 防控难点 4.1病原的变异性:目前蓝耳病毒变异较快,市场上的疫苗毒株也品目繁多。每种疫苗对不同毒株的交叉保护性尚存争议。且猪场由于轻易更换疫苗毒株导致安全事故的例子也屡见不鲜。 4.2持续性感染:蓝耳病暴发后猪场较难恢复平静,因为蓝耳病毒的病毒血症持续时间较长,长达45天以上。猪群的不同个体处于感染的不同阶段,导致了病毒在猪群中的循环传播。蓝耳病不断从感染猪或携带猪向易感猪进行传播,周而复始,循环往复,造成疾病持续不断。 4.3免疫抑制:蓝耳病毒在巨噬细胞内定置、复制,破坏免疫器官,导致较为严重的免疫抑制,在此基础上,易发生各类混合感染及继发感染,如保育猪出现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感染,育成猪发生传染性胸膜肺炎感染等等。市场上的部分蓝耳苗由于疫苗株毒力较强,也通常容易引起免疫抑制,这也是有些猪场细菌性疾病频发的原因之一。 5. 蓝耳病的防控思路 在蓝耳病的防控中,需要结合其发展规律,在实践中摸索合适的方案。 5.1降低猪场病原含量:研究显示在多毒株感染的自繁场,控制蓝耳病毒非常困难。在蓝耳病控制中,首先要避免引入新的毒株,在种猪引种时需要尤其注意。在繁育场的生产系统中,对各阶段猪群进行血清学监测,有助于全面了解病毒的流行情况。有条件的国家通过监测—清除阳性猪群可以慢慢达到清除蓝耳病毒的目的,但国内还不具备条件。猪场的全进全出、彻底的空栏消毒以及分点式饲养等手段能有效的降低病原含量,并阻止传播。通过疫苗控制时,可以考虑降低母猪的免疫频率和减少仔猪的免疫剂量,以减少疫苗的毒副作用。更换蓝耳疫苗需要慎重,与免疫的上一种疫苗至少有4个月的间隔,且先小试以确定安全性为佳。 5.2控制协同或继发感染病原:蓝耳病毒容易与猪瘟、圆环等病毒协同感染,以及容易引起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等继发性感染。圆环病毒最易与蓝耳病协同感染,且存在圆环病毒感染时,会大大降低蓝耳疫苗的免疫效果。圆环病毒可以通过疫苗有效控制,华中农业大学和科前生物共同研制的圆环病毒灭活疫苗具有抗原含量高、针对性强、灭活彻底、免疫效力高、保护周期长等优点,能有效控制圆环病毒的免疫抑制作用。链球菌和副猪嗜血杆菌也可以通过有效的疫苗免疫,进行控制。当协同或继发感染得到有效控制时,能大大降低蓝耳病引起的损失。 5.3提升机体免疫力:在不稳定猪场中总有一部分猪对蓝耳病毒没有建立起抵抗力,所以导致疾病发生。急性感染中若猪群同时暴露于病毒的感染下,能使感染周期变得一致,使疾病更易控制,但前提是感染前的猪群处于良好的状态,继发感染压力较小,猪群有较好的免疫力。在蓝耳不稳定场通过长期的中药保健能有效提高猪群的免疫力,如通过母猪群添加黄芪多糖、芪板青颗粒、紫锥菊颗粒、芪贞颗粒、感得康颗粒驱疫健等中药,能逐步提高猪群的免疫力,建立对蓝耳病毒的抵抗。 |
上一篇:母猪生殖系统的健康保健刻不容缓
下一篇:对犬腹部手术部位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