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地方特色的名鸡品种中,北京油鸡犹如鸡中“凤凰”,卓尔不群。它“凤头,毛腿,胡子嘴”,以外貌奇特、肉味鲜美、蛋质佳良而著称,距今已有300年的历史,但北京油鸡一度濒临灭绝。 上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国外高产品种的引入,北京油鸡在原产区的养殖数量急剧下降,并出现品种混杂现象,濒临灭绝。1972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等单位的科技人员,相继从民间搜集北京油鸡的种鸡,进行繁殖、提纯、性能测定、选育和推广工作,从而使这一珍贵品种得以保存至今。 北京市畜牧兽医总站副站长陈余告诉记者,2005年以后,随着北京油鸡被市政府列为北京市特色农产品,产业逐渐形成并蓬勃发展,其中百年栗园作为北京油鸡产业化发展的代表,使北京油鸡这一优良特色品种从科研单位逐渐走向市场。 不过陈余也坦言,保护家畜多样性往往不可能有近期经济效益, 因此,国家应在统一规划下,明确划分保种范围, 建立保种场, 制定保种计划, 并给予经费资助。 国家应鼓励养殖地方原生畜禽。健康饮食理念促地方特色畜禽品种保护迎来转机。 在陈余看来,单纯依靠研究机构保存我国地方本土家禽家畜品种,并不是一个稳妥的办法。地方家畜家禽品种的保护关键还是在民间,只有众多农户参与养殖,一个地方品种才能得到顺利繁衍。 过去国内也有北京鸭培育的品种,但肉用性能低于国外先进水平,成活率、孵化率也要比“樱桃谷鸭”低,因此在市场竞争中根本就不是“樱桃谷鸭”的对手。黑龙江杜尔伯特县养鸭大户包胜文说,樱桃谷鸭长得快、食量小,按照现在的行情,每只少吃一斤饲料就能多赚一元钱。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刘华贵研究员介绍,如果在经济上不划算,农民就不会有养殖本地原生品种的热情,建议国家采取补贴等措施鼓励养殖。 另外,一些研究机构也应该加强对我国现存原生家畜、家禽品种的研究和繁育,挖掘其内在的健康价值和经济价值,让农民自愿进行规模化养殖,这样才会让其彻底摆脱濒危的状态。 对原生家畜家禽品种进行新品种的繁育,往往需要花费极大的人力和物力成本,在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持下,很多研究机构并不愿意投入。虽然我国家畜家禽养殖规模庞大,但是大部分企业都没有研发力量。 不过,特色畜禽品种保护前景也有乐观的一面。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饮食的品质,一些地方特产畜禽品种开始受到更多关注,一些地方政府也开始纷纷打造本地的特色畜禽并实施地理标识认证。“地方畜禽的售价往往都要比反复杂交和大规模养殖的品种高得多,越来越多的养殖者又开始养殖,这让不少濒危畜禽品种重焕生机。”马月辉说。 百年栗园总经理刘成军认为,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高端消费群体占总人口的10%—20%,他们看重产品的品牌和内在价值。“现在工业化生产的肉鸡36—42天出栏,我们上市的肉鸡要养500多天,卖得贵些,也是理所当然。” |
上一篇:世界蛋鸡大国不能没有自己的品种
下一篇:提高种猪遗传优势的新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