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公司+农户”模式的成功与发展 中国生猪养殖业在发展中虽然暴露了完全照搬美国模式而产生的缺陷,但中国有着上千年养猪的丰富经验,很多企业在经营庞大产业链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根据中国实际的国情探索自己独特的养殖模式。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具有本土特色的“公司+农户”的生猪养殖模式。 “公司+农户”的养殖方式如今在畜牧养殖业已非常普遍,也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但由于近年来发生的一些食品安全事件,如肯德基的“抗生鸡”事件等,暴露出国内一些采用“公司+农户”模式的企业在管理上的问题,消费者也开始质疑“公司+农户”模式生产出的食品的安全性。本刊记者曾采访了国内最大的规模化生猪养殖企业广东温氏集团,其也是业内首创“公司+农户”模式的企业。温氏相关人士表示,这些食品安全事件完全不是模式本身的问题,只要有完善的管理体系,就不会出现食品安全事故。记者获悉,温氏集团自1986年起开始探索使用“公司+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目前已经将其升级,向“公司+家庭农场”模式迈进。记者了解到,这种模式除了沿和“公司+农户”养殖模式一样,对品种培育、饲料生产、技术配套服务、饲养管理、产品上市等环节实行全产业链管理外,更着力于推动农户向农场化规模发展,提高农户的养殖规模和效益。“温氏将通过为农户提供银行贷款担保、免息垫资帮助其扩大规模甚至是降低困难农户前期合作的保证金等多种途径,帮助农户扩大养殖规模。” 不仅仅是温氏,有中国生猪第一股之称的雏鹰集团所打造的雏鹰模式也对“公司+农户”模式进行了深化。“雏鹰模式”不同于传统的“公司+基地+农户”和工厂化养殖模式,而是将各种模式的优势加以组合和创新,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规模养殖企业的防疫瓶颈,同时又从各个层面降低了养殖成本。 “公司+农户”是规模化企业与中国本土农户散养结合所构建的一种合理的养殖模式,除了上述提到的温氏,雏鹰之外,其他规模化企业也都在根据自身所在的不同区域特点构建相关模式。比如,铁骑力士集团位于养猪大省四川,铁骑力士充分利用了自身的饲料优势,和四川当地养猪户以“公司+农户”模式进行合作,构建了合理的经营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小规模主体的“家庭农场”模式将崭露头角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家庭农场”概念,给探索生猪养殖模式的人们指出了一个更加明确的方向。近年来,关于家庭农场的讨论并不少见,业内很多人认为,家庭农场是理想的模式,但在中国难以实现。人们对于农场的概念大多是美国的大型农场,具体到生猪养殖模式来说,业内相关人士则认为欧洲比较普遍的小型家庭农场模式更适合中国来,但对中国能否成功复制这一模式仍然信心不足。其实说得直白一些,家庭农场就是以农户为主体的小型规模化的微观经营体。 有什么样的国情,就应该有什么样的发展模式。中国人多地少,土地已经按人头分田到户,这是农村的基本政策。土地流转集中,发展规模经营的方式受到政策限制,同时农民寸土不让的心理障碍也有所影响。由此最为合理的结论是,适合中国的规模化应该是越来越多的小型规模化。这里所说的小型规模化就是理想中的家庭农场,区别于目前的粗放式农户散养方式。小型规模化经营体从事的是社会化商品生产,不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采用的也是良种、良料、良法等现代技术。 小型规模化种养结合模式是与农户手中的资源相匹配的。在中国现行的政策制度下,农户手中拥有土地资源,可以用来种植饲草和饲料。同时他们还拥有棚圈等饲养设施,可以采取自繁自养的方式进行养殖活动,有些农户家庭中还有剩余劳动力,可以投入到畜牧业生产当中,这些资源要素农户都能够自主支配。由于是小型规模化,农户手中拥有多少资源,就力所能及地发展多大规模。由于是种养结合,农户也可根据自己所掌握资源的数量与特点,因地制宜地安排组合。这样,农户有了支配权、选择权和组合权,就可以看菜吃饭、量身裁衣,充分发挥微观经营主体的作用。 与企业化经营相比较,农户家庭经营具有内部组织成本低、沟通协调成本低、内部环节少、运行费用省等优势。农户家庭经营机制灵活,适应市场波动变化的能力强。小规模农户家庭经营,管理层次简单,责权利集中统一。不需要庞大的管理机构,也不需要众多的管理人员。适合农民的管理素质和驾驭能力。农户家庭经营门槛低,关卡少,与小额信贷等农村金融政策相配套。当然,由于中国农户的整体素质还不高。要实现普遍的小规模经营,即家庭农场,还需要很长的时间。这里面需要政策的扶持,也需要规模化龙头企业帮助和带动农户积极建立这种模式。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让这种经营模式的实现出现了曙光。 |
上一篇:我国生猪产业发展需要交易方式创新
下一篇:生猪养殖科技的最新发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