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年尾的查药风波余音绕梁之际,2013年的兽药销售,又到了启动迈步之时。我们许多人都在感叹,“以后更不好做了。” 2012年的肉鸡市场对于兽药企业来说是于僵滞中寻求突破的一年;不少的小公司几近亏本退市自不待言,不少的大中规模公司也在销量下滑的持续中苦涩难当。要说呢,行业起伏,盈利薄厚本是企业经营的常态,可是比较去年的市场大丰收;比较去年底为今年制订的;在今年初还信心百倍的销售计划(多数以年20%~30%的递增率设想计划);不少的老板老总们还是感到了出乎意料。这种出乎意料并非全都是对行业全局的缺少预见或过于乐观,而是欲振乏力。 为什么欲振乏力?常规的说是鸡少了,推论必然是因而用药少,销售市场萎缩也就是自然的。可是老板老总们要欲振的是单个企业,从全国的养殖规模对应单个的兽药企业论,又是无限大的市场,在这无限大的市场需求中,单个企业拼尽全力顶到天的销售份额也不过是一滴水或一小杯羹。所以,全国养殖总量的增减起伏对单个企业来说,理论上意义不大。又所以有的老板老总就认为,全国养殖总量增30%是多多益善;减30%不是我的企业销售减量的理由,这也是不无道理的。现在的问题是,在人人叫嚷养殖总量大幅度减少的背景下,意欲振兴的单个企业是众多的群体组合,大家都要分一杯羹!都在以同质化的产品、都采取差不多的方式方法来分!是群体分总量——分不够丰厚的总量——是群体于迫不得已中分减少了的总量;于是,总量削减势必分量也削减。于是,就有了拼、熬、等、盼——坚持就是胜利的自我激励。 在这个拥挤拼抢的过程中,大家都相信自己必能胜出,怎说必能呢?因为大家都在寻找突破口。所以说,欲振乏力不是鸡少了,而是企业销售的突破口不够或是没找到。 我们说禽药市场,大部是指肉鸡市场。对于大中规模企业来说,尤其是指肉鸡龙头放养户和大的肉鸡自养场;就是集约化程度高的规模养殖场。据前年到去年的统计,我国肉鸡年出栏总量中;快大型肉鸡44亿只;817肉杂鸡10亿只;三黄鸡(含导入外血的各种本地杂交鸡)43.29亿只。在这一组数据中,集约化程度最高的是快大型肉鸡。又据估计,今年全国肉鸡存栏出栏总量比去年减少31%,近1∕3的兽药直接“消费者”不复存在。这1∕3主要是谁家呢?存栏减少最大的群体也是快大型肉鸡,这也正是兽药企业赖以盈利的大板块。据统计,我国快大型肉鸡2000只规模以上场的饲养量已经占到快大型鸡饲养总量的86%;全国30家超大型的肉鸡企业年出栏量占到了全国快大型鸡总量的50%。这部分饲养量主要集中在山东、辽宁、河南、江苏。兽药企业尤其是北方的兽药企业在肉鸡规模化饲养转型跟进过程中,也主要是在上述区域大有作为的,这种作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介入养殖场的饲养管理,提供跟进服务;二是开发适用于大型场的程序用药产品。应该说,禽药近几年来效益最大的产出区域就是这部分区域。当肉鸡养殖出现效益滑坡之际,这部分所受冲击也是最大的。特别是这次查药风波,更是首当其冲。真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比较来说,817肉鸡和三黄鸡所受冲击要小一些,这是由其品种特点和地方消费习惯所致。如817肉鸡多是在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省以中小规模饲养为主,一般在2000只以上至1万只左右,饲养期为40天左右。食用消费以扒鸡、烧鸡、西装鸡、快餐居多。又如三黄鸡(包括青脚麻鸡、坡地、园林散养鸡)以南方饲养为主,1000只小场至数万只规模场并存;还有农家坡地、园林散养的大小不等的群落。饲养期在90~120天。食用以煲汤、红烧、白切、酱卤等中式烹饪为主。这两部分鸡的饲养量,在许多兽药企业,是开发不充分的。虽然黄羽鸡的存栏数据计算方法与统计源不尽相同,但这部分鸡的市场行情波动比快大型鸡要和缓是不争的事实。例如,安徽皖北地区的817肉鸡,因有固定的销售渠道,其饲养存栏量、分布与集中程度、毛鸡收购价位等较去年并无大变化,有些地方养殖量还有所增加。在一年的周期里,毛鸡价格浮动则始终是让养殖户处在有利可图中。又如,江苏南部饲养的青脚麻鸡,饲养85~90天出栏,出栏体重6.5~7斤,料肉比3:1;活鸡收购价在6~7元∕斤,主要销往南京等大中城市做名菜烧鸡公。不论肉鸡行情怎变,这里的饲养一切照旧,不受影响。 还有,即便是快大型肉鸡,也仍有50%既20多亿只不在超大们手里;其规模化程度也大小不一。从今年的情况看,将相对较小的由经销商辐射的肉鸡中小养殖场视同没什么前景的“鸡肋”;一味强调业务员倾斜于大龙头放养户或大自养场;将817鸡视为针头线脑、只配拾遗补缺,北方企业将三黄鸡视为南方兽药企业的省内专属“势力范围”没有足够勇气与实力涉足都是失误。 笔者以为,2012年年尾的速生鸡——查药风波是一剂清醒剂,它来的不是时候又很合时宜。它促使我们业内同仁更紧迫的思索进入2013年怎么办?我们的兽药研发、生产、销售计划再搞一年一计划甚至一月一定任务已经高度近视了。而三年五年的年年递增计划又有些空泛了,现在,正是企业制定一个三年的计划,并且要立足于绿色、健康养殖观念立场上去计划的时候。以前,我们总认为风波一过,违规的机会仍来,因为我们存在太多的机会主义思维!其实,我们说寻找突破口,正是这种机会主义思维几近破产的必然结果。诚然,禽药销售离不开适销对路的优良产品,但就防病保健药来说,可圈可点的不多,主要的还是理念的突破——先是企业自己的市场团队理念的转变,然后是对肉鸡市场需求方用药理念的扭转与重建。这两方面的突破不是靠短时间内(比如三五个月)就开发出更绿色更保健的产品来,并且让这产品深入人心,不是那么回事!要达成这样的突破,企业团队是否真正理解绿色、预防、保健?怎样去说服养殖户也认同我们的理念?企业的市场人员如果把这次风波视同又一次的借机重洗产品牌——对原有产品的重新命名,改头换面,更改包装、宣传文字等;然后依旧做“违规生意”“打擦边球”,那就打错特错了。须知,真正能与你荣辱与共的是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在新的探索之时,我们应该把培育培训讲师型技术服务团队做为一个重点,这样的企业讲师们应该在市场上把产品的应用融入保健的理念中,设法逐步改变传统的用药防控习惯,这须有内训与外讲的持续结合提高为依托。 |
上一篇:探未来禽药企业营销新模式
下一篇:81个观点看央视起底兽药潜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