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盲目使用新兽药,崇拜洋药 目前市场上每种药物都有商品名,标签上介绍的应用范围特别大、效果特别好,但有效成分往往标注不明,而推销者的游说有时也让人真伪难辩,养殖户就认为成分越新越好,岂不知现在的兽药说明根本代表不了药品的实际成分、含量和适应症。许多厂家在一种新兽药研制生产出来后,往往夸大其功效,误导养殖户使用。而有些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养殖户在购买使用兽药时也一味求新、赶时髦。更有一些养殖户甚至对市场上新名称药品的实际药物成分不了解便买来使用,例如有些所谓的新药实际上仅仅是改变了名称的普通常用药物而己,造成养殖场(户)用药混乱。 另外,还有部分人迷信进口药,轻视国产药,不可否认,有些进口兽药不论是质量或疗效的确不错,但是有些人就因此认为进口的东西样样都好,不管成分如何、价格多高都用进口兽药。实际上有些进口药物的成分与国产兽药完全一样,仅商品名不同而已,其价格则是国产同类药品的几倍甚至十几倍。 12.平时不预防,有病乱用药 许多人预防用药意识差,防疫观念淡薄,抱侥幸心理,平时舍不得投喂药物进行预防,能省则省,一旦发生某种疾病则往往又慌了手脚,在缺乏必要诊断、不明病因的情况下胡乱用药,既浪费了大量药费,又贻误了治疗时机。 还有人有病乱投医、治病求速效、买药凭经验、拿错误当经验、轻预防重治疗等错误观念,具有职业素养的兽医给患病畜禽看病的同时,还能给持错误观念的畜主“看病”,但缺乏职业素养的兽医人员常利用畜主的错误理念,忽悠畜主,使畜主上当受骗。 13.听信宣传,使用不正规药物 有些畜主或兽医人员经不住别人的忽悠,有的把养殖场当试验场,有的喜欢标新立异,有的愿为人先,有的可能是卖新药利高的利益驱动,经常对患病畜禽或正常畜禽用中试产品、概念产品、新药、特药、奇药、新法,有的凭想象随意进行药物复配或频繁更换药物,致使畜禽造成重大损害,如某肉种鸡场因用无批号的口服益生菌导致6万套种鸡淘汰;一产蛋鸡群因用含地塞米松的呼吸道“特效药”导致绝产;一养鸡户给雏鸡使用含痢菌净的肠炎药导致50%的雏鸡死亡。 14.不合理评价药效 药物、环境、机体是评价药物的效果因素,需权衡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机体本身是影响药物作用效果的主要因素,任何药物都有一个产生效应的时间,只有在产生效应时间后,才能根据死亡家禽与精神沉郁家禽的增减数、家禽的采食与饮水情况等,对药物的疗效作出正确评价,而许多用户总是认为使用了药物应该取得防治效果,忽略影响药物效果发挥的其他许多重要因素。 15.盲目滥用抗生素 不少企业为追求时髦、营造营销点,误认为抗生素越新越好、越贵越好、越高级越好。殊不知,各种抗生素都有各自的特点,优势也各不相同,要正确诊断畜禽的病因,对症下药。抗生素并无高级与低级、新和老之分,只有病原菌对药物敏感与不敏感之分,以价格判断药物的好坏、高级与低级是毫无道理的。这种行为很容易引起畜禽体内细菌耐药范围的增加,带来“二重感染”,给之后的治疗增加难度,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抗生素,有可能造成用药无效的后果。多用药多保险的做法是错误的,切不可盲目给动物同时服用两种以上抗生素。 另外,兽医临床上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屡见不鲜,不论何种疾病都用抗生素,且美其名曰“防止继续感染”。滥用抗生素后,会使机体正常菌群平衡破坏,诱导细菌出现耐药,药物对机体也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实际上有许多疾病根本不需要用抗生素,如中暑、中毒等,使用抗菌素药反而使疾病的抗药性增强。 16.药物调剂与用法不当引起失误 一些毒性药物如马杜霉素等是有一定毒副作用的药剂;亚硒酸钠、地克珠利等用量极微,每千克饲料中添加量分别仅为0.31毫克和0.1毫克。将这些药品混入饲料时,若不首先制成合格的预混剂,或加入饲料时若不采用“等量逐级稀释法”混合,极容易由于混合不均匀而导致动物中毒。 另外,上述药物作成饮水剂时,常因调剂不当或未加入助溶剂、混悬剂而易发生沉淀,造成动物饮用药量不均匀以致发生中毒。 17.中兽医西化 目前很多中兽医开始西化,在中药的使用上不能根据中医理论指导实践。中医理论是中国的国粹,其中医理论独树一帜,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博大精深,正确的掌握中医理论来指导实践,是兽医界的一门很高深的学问,我们都应该在实际工作中一边学习一边总结,加深理解、精益求精,以使我们的国粹发扬光大,而不是将中兽医观点西化,如以为清热解毒就是抗病毒等错误认识。 综上所述,建议养殖者结合自身情况,学好用好国家法律法规,加强对兽药及养殖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不懂、不了解的问题要虚心向畜牧兽医部门的专家学习,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生产;用科学的技术搞好养殖,确保养殖安全高效。 |
上一篇:鸡肠毒综合征防治误区与经验
下一篇:猪病防治的八个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