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我国生产犊牛肉的前景和应解决的问题 在中国,利用奶公犊牛生产高档牛肉有良好的市场前景。首先从牛肉消费的总体来说,世界人均消费牛肉大约9公斤,而中国目前人均消费还不到3公斤,国内牛肉市场的潜力由此可见一斑。有人计算,按全国1995-1998年养牛业的平均发展速度,到2005年全国的牛肉产量只能达到650-700万吨。按人均消费10公斤计算,牛肉供应缺口还有几百万吨,牛肉在国内市场不愁销路。其次,高档牛肉生产在我国目前还很少,而国际牛肉市场交易量的50%为高档牛肉,我国每年都需大量进口高档牛肉。浙江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上海对20家高档饭店和西餐厅做了一项调查,结果有18家在供应西餐时采用进口的高档牛肉。我国现在很多企业已经看到了这一市场的巨大潜力,招商生产高档牛肉的项目很多。 既然利用奶公犊牛生产高档牛肉有良好的前景,但为什么在我国没有商品性生产呢?西北农业大学的研究人员认为:有饲料质量低且价格高、饲养设备简陋且管理技术落后、科技知识普及不够和国外先进技术没有转化等四方面问题。笔者认为,我国的奶牛饲养业几年来又有了长足发展,乳制品市场的形势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农牧企业和农户接受新技术的愿望和知识基础都较几年前有所提高,全面发展奶公犊牛育肥肉用的时机应该说是成熟了。但我们还必须解决下面几个问题: 首先应该使人们意识到生产小白牛肉可产生的经济效益。小白牛肉生产有资金投入少,生产周期短,利润高等特点,我国奶牛饲养农户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黑龙江省的一项全乳饲养中国荷斯坦小公牛试验结果表明:小公牛饲养120-150天,体重平均达170公斤,每头可产切块净肉74公斤。按市场上每公斤平均价格80元计算,去掉饲料和其他支出,每头牛可获纯利1600多元。这个结果应该说还不算理想,如果采用价格比普通牛奶低、蛋白质和能量成分高于普通牛奶的代用乳,经济效益会更好。 其次应解决生产低价高质饲料的问题。国外经验证明,人工代用乳因其营养价值高、价格低而优于用全乳饲养。在德国,代乳饲料每升仅合人民币0.64元,而饲喂效果则好于全乳。我国没有生产人工代用乳的技术,这是制约我国小白牛肉生产的一个主要障碍。实际上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国外厂家有现成的技术和配方,可以以合资的方式合作生产。原料来源方面,既可以利用乳品工业的下脚料,又可以考虑使用积压的奶粉,还可以考虑低价进口原料。 在饲养设备和管理技术方面,德国有犊牛育肥全封闭集体圈养技术。犊牛出生经一周初乳饲养后第二周入栏,断绝与其他牛群的接触,限制其瘤胃发育和活动量,按严格的饲喂方案育肥23-26周,即可生产出高质小白牛肉。这样的技术完全可以在我国借鉴、转化和推广。 乳用犊牛育肥肉用在我国完全有条件采取产业化集中生产的方式,特别是在奶牛饲养集中的地区。这种方式有利于代用乳饲料供应,有进行科学饲养、防疫防病、便于进行质量控制等优势。应该用科学的论据说服投资者将资金用在这个有良好前景的项目上。 综上所述,在我国利用奶公犊牛进行高档牛肉生产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下面的问题就是如何引进和转化国外先进的饲料生产工艺和科学饲养技术的问题了。 |
上一篇:中国奶业发展研究报告
下一篇:我国奶业迈进健康发展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