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目标 进一步加强重点地区、重点属种野生资源的补充收集评价入库力度,加快国外优良种质资源的引进步伐,提高库存种质资源的系统性和遗传多样性。开展优良草种质资源的品质和遗传多样性分析以及苜蓿属核心种质构建,加强库圃保存资源的监测和繁殖更新,保证库存资源的安全性和遗传完整性。具体目标是完成国内收集栽培种500份,国内收集野生种2500份,国外引种及扩繁800份,无性材料及特殊材料田间保存600份,离体保存种质材料480份,抗性评价1200份,品质分析500项,遗传多样性分析500份,建繁殖更新圃50亩,整理入库3800份,3个基因库安全保存保存材料3.8万份,制定披碱草属、赖草属、草木樨属等重点属收集指南,抽检草种子100批次。 二、项目内容 (一)种质资源收集。按照《牧草种质资源搜集技术规程》和标准,制定野外搜集计划、路线、技术方案,广泛收集和引进国内外优良牧草种质材料,在加大收集、保护牧草种质材料工作力度的基础上,优先抢救濒危、珍稀、特有的草种质资源,优先保存覆盖面广而且具有现实和潜在开发价值的草种质资源,优先保护最具有遗传多样性、代表性的核心种质,增强收集保存基础手段建设。 (二)评价鉴定。对收集的种质材料进行农艺性状、抗逆性、丰产性、经济价值等评价鉴定,开展品质分析和遗传多样性分析及苜蓿属核心种质构建工作,摸清资源背景,筛选、挖掘优异种质材料。 (三)种质材料复检、入库及保存。登记、检测、干燥、包装、编号、入库保存种质材料,维护基因库保证其正常运转,保证3.8万份种质材料安全保存,向科研、教学单位分发种质材料、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充分发挥种质资源的效益。 (四)生活力监测及更新繁殖。根据国际植物遗传资源委员会(IBPGR)推荐中期库5年监测间期的要求,对1998年、2003年、2008年入库保存的种质材料进行监测,掌握每份种质材料的生活力和数量状况,及时繁殖更新,防止种质材料得而复失。 (五)建设繁殖更新圃及离体和资源圃田间保存。建设繁殖更新资源圃。资源圃田间保存以无性繁殖为主的、饲用和生态价值高的草种质资源,珍稀濒危和我国特有种实行以低温种质库保存为主、离体和资源圃田间保存为辅的保存方式,以确保资源的安全性。 (六)技术交流及培训。组织全国保种体系技术人员开展种质资源收集、评价鉴定、保存利用等相关技术交流及培训,编写印发培训教材。不断完善科学的技术路线、标准规范、工作体系和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保护与利用相协调的长效机制。 (七)种子抽检。加强草种监管,提高草种质量,维护草品种选育者和草种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草业健康发展。 (八)组织协调、指导、检查、监督牧草种质资源保护和草种管理及资金使用情况。制定重点属收集指南。 三、实施区域 2013年项目主要在西南、华北、华南、华东、华中、东北、西北、青藏高原等地区实施。 四、资金使用方向和补助标准 资金主要用于国内种质资源的收集、评价鉴定、保存、监测、分发利用、繁殖更新、品质和遗传多样性分析,国外优良草种质材料引进、扩繁等重点环节。 资金补助原则上参照以下标准,特殊材料的收集补助标准视具体情况而定。 (一)收集种质材料及农艺性状评价繁殖上交入库: 野生材料:一年生:2000元/份 多年生:2500元/份 栽培材料:一年生:600元/份 多年生:900元/份 引进材料:一年生:1000元/份 多年生:1400元/份 粮饲兼用材料:200元/份 (二)繁殖更新中期库原有种质材料: 野生材料:一年生:800元/份 多年生:1200元/份 栽培材料:一年生:600元/份 多年生:1000元/份 粮饲兼用材料:100元/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