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药园地

倍诺林对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治疗效果研究

日期:07-21 作者:阳光畜牧网- 小 + 大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以纤维素性浆膜炎、多发性关节炎为特征的细菌性传染病。近年来,该病成为危害全球养猪业的主要疾病,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多,用疫苗防控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因此应用有效的抗菌药物防治是目前养猪场针对此病的主要策略。
    针对副猪嗜血杆菌病,动物专用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喹肟(Cefquinome)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头孢喹肟主要作用机理是与细菌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上的羧肽酶、转肽酶和内肽酶结合,从而抑制肽聚糖的合成,阻碍细菌细胞壁合成,杀灭细菌。其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毒副作用小、残留低等特点,在兽医临床中应用前景广阔。
    倍诺林为瑞普生物开发的硫酸头孢喹肟混悬注射液,采用了高标准的原料控制、先进的制剂工艺,使药效充分发挥,兽医临床中主要应用于家畜、家禽细菌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为验证倍诺林针对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治疗效果,并对比倍诺林同其他厂家头孢喹肟和头孢噻呋之间的疗效差异,在江苏南通某规模化猪场进行了本次实验。
    一、猪场基本情况
    该场为400头母猪规模,实行自繁自养。保育猪病情不稳定,呼吸道症状较为严重,保育成活率低。仔猪断奶前使用某国外厂家的头孢噻呋钠进行保健,断奶后在饲料中添加阿莫西林、氟苯尼考等药物进行保健,效果不理想。选取有呼吸道症状的一栋保育舍进行本实验。
    二、疾病诊断
    1.临床症状。40日龄左右仔猪发病,体温40℃~41.5℃,精神萎靡,食欲废绝,咳嗽,呼吸困难,腹式呼吸,个别猪体表皮肤发红、耳尖发紫、扎堆、不愿站立,有两侧或一侧性跛行,腕关节、跗关节肿大,被毛粗乱。
    2.剖检变化。胸水增多,肺脏肿胀、出血、淤血,肺脏与胸腔发生粘连,心脏表面有一层绒毛状增生,腹股沟淋巴结、下颌淋巴结、肺门淋巴结肿大,呈暗红色,腹腔内有大量黄色积液,关节炎,有纤维素性渗出。
    3.实验室诊断。进一步做细菌学检查,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有单个细长的球杆菌,无鞭毛,无芽孢,美蓝染色呈两极着色,革兰氏染色为阴性。
    结合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副猪嗜血杆菌病。
    三、实验方法
    隔离发病猪群,将102头发病猪随机分成3组,分别肌肉注射倍诺林1 ml (0.08 ml/kg体重)、某进口头孢喹肟注射液(2.5%) 1 ml (0.08 ml/kg体重)、某进口头孢噻呋注射液(10%) 0.6 ml (0.05 ml/kg体重)。每日一次,连用三天,用药后连续5天观察治疗效果,15天后观察猪群的复发情况。
    四、实验结果
    表1 实验结果统计表
实验分组每组头数治愈头数治愈率(%)复发头数复发率(%)
倍诺林组34319113.2
某进口头孢喹肟组34308826.7
某进口头孢噻呋组34288227.1
 
    实验结果(表1)显示,倍诺林对副猪嗜血杆菌发病猪群有较高的治疗率,并且治愈后的复发率较低,可有效的防治副猪嗜血杆菌感染。
    五、讨论
    1.目前,由于抗生素的滥用,使得耐药性的副猪嗜血杆菌逐渐增多,许多抗菌药物疗效下降,倍诺林中头孢喹肟成分具有两性分子结构对β-内酰胺环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对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不易产生耐药性,可有效杀灭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的病原菌。在兽医临床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高标准的原料控制、先进的制剂工艺是倍诺林良好药效的保障。倍诺林所用的硫酸头孢喹肟原料药采用6次重结晶,保证了药品的纯净度。倍诺林采用纳米混悬技术,拥有良好的混悬性和再分散性。纳米级药物微粒分散均一,药物比表面积大,有效成分更易于扩散与渗透,提高生物利用度。
    3.副猪嗜血杆菌病主要发生于保育阶段,尤其是5-8周龄的保育猪最易感染和发病,该病受应激易发生,如天气骤变、长途运输、饲养密度过大、潮湿拥挤及暴发其他病毒或细菌性疾病等。平时应注意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畜舍环境,减轻对猪的应激。对于受副猪嗜血杆菌病威胁的猪场,早期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保健预防可有效降低猪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上一篇:“免疫调节123”方案在雏禽保健上的应用

下一篇:当前流行猪病的药物防治策略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4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