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药园地

中药研究定位之误引发的思考

日期:05-25 作者:阳光网站- 小 + 大

  中药的发展和现代化是建立在继承传统中药基础上的。对中药的定位错误已经涉及到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前途,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中药的质量集中体现在疗效,质量是中药的生命,质量标准的建立是中药发展的核心问题。要在中药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在中药药效组分新理论指导下的中药质量标准评价体系,完善中药的国家标准,现代中药的质量标准必须体现其有效性、安全性和稳定性的特征;调整现行中药专业人才培养不合理的机制和教育结构,尽快调整不合理的中药学科体系;加强中药专家队伍专业化建设和专业水平的提高;提高中药市场和中药生产的管理能力;国家有关部门要明确提出中药和生药(天然药物)分开管理基本原则。用中药药效组分新理论为指导,建立中药组分学,建立中药药效组分的质量标准评价体系。中药药效组分理论是揭示中药奥秘和指导中药发展的重大理论,未来的中药是在中药药效组分理论指导下产生的组分中药。

  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和医疗保健的药物,它是由饮片作为原料配伍的复方及其制剂。即复方是疗效确切的中药,饮片是中药的起点。

  过去的研究曾一度把生药(天然药物)和中药混淆,用生药的方法研究中药;将药材作为中药的起点,用药材的质量标准去控制中药的质量,导致了真正的中药原料(饮片)缺少标准或没有标准,属于中药的定位错误。对中药的研究应该从临床使用的复方开始。而多数“现代中药”的研究正好与之相反,违背了传统的中药发展规律,脱离了临床。对中药的定位之误已经涉及到了中医药的存亡问题。

  1生药和中药的概念混淆,是造成“中药现代化”走入误区的根本原因

  曾几何时,中药必须与国际接轨,即与生药接轨,令人匪夷所思。有人认为:中药鉴定学就是生药学,中药就是生药,在中医药的学术论著中经常出现生药、中药名词混淆使用的现象,认为中药的原料就是生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中药的高等教育中,全国近90%的院校将研究中药质量标准、制约中药发展的核心学科中药鉴定学改成了生药学或与生药相关的混合学科,这意味着对中药专门人才的培养正逐步被淡化并走向停滞的趋势;尽管国家一再强调继承和弘扬祖国药学遗产、加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但实际上真正能够继承中药文化的专业人才却逐渐减少,而由多学科引进的、非专业基础的中药现代化研究队伍迅速增长,似乎中药教育领域是边缘专业人员的最佳就业基地。这预示着中药的发展前途未卜。

  中药和生药归属于两个不同的学科体系。从研究的路线来看:中药的研究是从临床开始的,疗效是确定的,起点就是药物,所含的组分是药效组分,研究出来的新药是升级产品,要从二期临床开始;生药的研究是从生物开始的,疗效不确定,起点是动、植物,所含的成分是有效成分或活性成分,研究出来的新药是从实验药理学开始的。

  从学科的内涵来看,中药学的二级学科是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理学和中药制剂学,主要研究中药的质量标准和鉴定方法,饮片的炮制加工技术、中药的生物效应和作用机理,制剂工艺技术等问题;生药学的二级学科则是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药理学和制剂学,主要研究生药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实验药理学方法和制剂工艺技术等问题。

  从本质上讲,中药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悠久的临床应用历史,是中国药典规定的药物;而生药不是药典规定使用的药物。不难看出,如果我们用研究生药的方法研究中药,研究出来的产品既不是中药也不是生药或化学药物。如果我们用生药的学科去套用中药的学科,会造成学科体系的混乱,出现了培养目标的偏移,不管我们如何强调中药人才培养的重要,实际的培养模式已经导致了中药人才培养畸形状态的现实。人是第一生产力,如果中药的人才培养出了问题,中医药的发展该向何处去?
  2 在生药定位的基准上建立中药的化学成分的质量标准,是造成了现行中药质量标准脱离临床的关键

  中药的质量标准必须能够科学地表述中药的疗效特征;而生药的标准是以活性成分为指标的,二者具有本质的区别。由于对中药的定位错误,中药的现行标准实际上是不规范的生药标准,中药标准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导向性错误,导致中药疗效的不确定性,造成了患者对中药疗效和安全性的信任危机,直接危及了中医药的存亡。中药的现行标准脱离临床主要表现如下:

上一篇:猪呼吸道疾病药物应用与研究进展

下一篇:强效抗菌药---氧氟沙星注射液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4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