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 不断加大品种优化和结构调整力度。加速推进良种化,深入实施畜禽良种工程建设,建立原种场、扩繁场、商品场相互配套的三级良种繁育体系,加强动物、草种新品种选育推广及配套技术开发与运用。加快建设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继续实施新增优质生猪生产能力工程,加大DLY、PIC外系三元杂交猪和地方优质风味猪推广力度,着力提高生猪个体生产能力,不断提升生猪品质和养殖效益,推动生猪由数量型增长转向内涵型发展。加大肉牛、奶牛、肉羊杂交改良和肉兔、家禽良种良法推广力度,提高良种比例和养殖效益。推进“稳猪禽、兴牛羊”战略,积极巩固和发展生猪产业优势的同时,大力发展有比较优势和市场潜力的节粮型草食牲畜、特色小家畜禽,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效益良好的养殖结构。 4.3.4 培育增强产业链主体生产经营能力。以现代养殖基地为依托,促进现有畜牧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增强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引进国内外知名畜牧龙头企业入驻畜产品主产区。鼓励各类龙头企业参与并带动广大养殖农户建设标准化可控养殖基地,打造集养殖、加工、流通一体化的畜牧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发展全面升级。由种畜禽场、养殖大户、养殖能手等牵头,加快推进养殖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实体化发展,引导同行业养殖专业合作社以县(市、区)为单位组建统一的联合社,增强利益协调联结和组织纽带功能,构建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统一投入品使用、生产技术、疫病防控、质量标准、品牌包装、收储销售统分结合的生产经营机制,实现畜禽养殖主导产业均有龙头企业引领、专业合作社组织,规模养殖户基本入社。组织各级畜牧兽医科技力量,以有养殖愿望、具备养殖条件的散养农户为重点,深入开展科技助农增收行动,普及推广良种良法。以专业合作社为平台,组织实施国家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畜牧业扶贫开发、农民技术培训等项目,开展标准化养殖实用技术培训,培育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升养殖农户专业化水平。以专业合作社为核心,大力推广“六方合作+保险”、“寄养托养”、“订单养殖”等发展机制,把龙头企业、专业市场和养殖农户联结起来,带动广大农户发展现代畜牧业,持续稳定增收。 4.3.5 着力构建畜牧业发展风险防范机制。一是健全动物疫病风险防范机制,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强化以政府为主体的动物防疫责任体系,巩固和深化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成果,加强县、乡、村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和防疫队伍建设。加大强制免疫、消毒灭源、监测预警、防疫监督、疫病追溯、应急处置、引种管理等综合防控力度,重点抓好散养农户法律法规和动物防疫知识宣传,加强免疫、监测、无害化处理等关键环节的公共服务和技术指导,巩固和扩大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范围。坚持政策性保险和商业保险相结合,大力发展畜牧业保险,增强产业防范动物疫病和抗灾减灾的能力。二是完善全程监管制度,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坚持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的全覆盖抽检制度,实行规模养殖小区(场)备案制度,大力推进无公害、绿色和有机畜产品的认证认定。严格执行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和病死畜禽“四不一处理”规定,加强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严把畜产品市场准入关。健全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强化责任追究,严厉打击使用瘦肉精、三聚氰胺等违禁添加物和各种违反《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违法行为。三是建立市场风险防范机制,增强抵御价格波动的能力。完善市场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制度,引导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营销。支持养殖专业合作社建立种畜禽场、饲料、屠宰加工、储藏营销、养殖农户多方出资的“以峰填谷”市场风险调节金。完善以政府储备和支持企业商业储备为基础的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机制,组织生猪专业合作社和加工龙头企业参与生猪远期交易和电子现货交易,适时建设集生猪现货交易、远期交割、屠宰加工于一体的交割市场(库),防范市场波动风险。 5 畜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建议 5.1 明确助农增收政策的基本取向 在推进畜牧业现代化进程中,围绕把我省畜牧业打造成为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和满足市场供给相结合的支柱产业的定位,地方各级政府在政策扶持、养殖模式、机制设计等方面都要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农民成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主体、发展成果的受益者,实现持续稳定增收。 5.2 保持畜牧业扶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遵循畜牧生产的客观规律,为稳定生产、保障市场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着力构建防止生产大上大下、价格大起大落的长效机制,建议国家保持现有扶持生猪为主的政策措施连续性和稳定性,地方各级政府加大政策配套支持力度,确保政策执行不走样、不打折、不缩水。同时,着眼于国家优势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的需要,建议省政府在全省再建立2~3个种猪性能测定站,逐步将生猪良种补贴范围覆盖88个生猪基地县,全面提升我省生猪生产性能。 5.3 加大结构调整政策扶持力度 在落实好国家现有扶持政策的基础上,我省应不断扩大强农惠农政策覆盖面,构建较为完善的优势特色畜禽品种政策支持体系。立足山区、丘陵为主,农户居住分散的实际,充分利用丰富的草山、草坡、林地、秸秆资源,各级政府逐年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每年应安排一定的生产性资金,大力扶持牛、羊、兔等草食牲畜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和林下养殖,加快推进“以草换肉奶”、“秸秆换肉奶”工程的实施,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增加养殖效益。通过打造一批以农户为主体的草食牲畜、林下养殖示范户,带动具有相对资源优势的广大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户发展现代养殖业,实现增收致富。 5.4 破解农户发展畜牧业的资金技术难题 探索开展涉农信贷、农业保险和财政补贴机制配合互动试点工作,鼓励银行机构对符合信贷条件的参保农户提供信贷支持,推行参保畜禽保单抵押贷款,适当下浮贷款利率,放宽抵押担保条件,减化审批流程,降低融资成本,支持农户发展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快建立农业投融资担保公司,创新完善担保制度,重点为农户发展现代畜牧业提供融资担保。整合各类培训项目资金,建立以专业合作社和省级以上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小区(场)为培训基地,农户现场跟班学习、掌握技术、增加收入的长效机制,根据培训人数和效果对培训基地给予适当的技术培训补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