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图谱

猪细小病毒病的防治技术(图)

日期:12-22 作者:阳光兽医- 小 + 大

        病毒分离和鉴定是直接检测病原,其用于诊断的最大优点是结果准确可靠,可以作为最后确诊,但是检测结果常受胎儿死亡时间的影响。一般用于检测该病的病料为流产或死产胎儿的新鲜脏器(如脑、肾、肝、肺、睾丸、胎盘及肠系膜淋巴结等),其中以肠系膜淋巴结和肝脏的分离率最高。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是鉴定猪细小病毒病抗原可靠而又敏感的诊断技术。取胎猪组织制备冰冻切片,再与标准化试剂反应,在几小时内可以完成试验。免疫荧光抗体技术其有特异、敏感、快速、检出率高的特点,是实验室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常用的辅助方法。 
        在猪细小病毒的血清学诊断方法中,血凝抑制(HI)试验是检测猪细小病毒抗体最常用的方法,一般采用试管法或微量法。该方法相对比较简单、方便,灵敏度也较高,不过在该方法操作中,需要对待检血清进行热灭活处理,然后用红细胞泥吸附,以除去血清中的非特异性血凝素,进而用高岭土吸附以除去或减少血清中非特异性血凝抑制因子。影响血细胞凝集的因素有:试验温度、红细胞种类、供血动物的年龄等。近些年,建立了检测PPV血清抗体的乳胶凝集诊断方法,致敏的乳胶抗原与PPV阳性血清反应,可以产生肉眼可见的凝集颗粒,其特异性较高,具有简便、快速、经济等优点,尤其适合于临诊上的现场检测和该病的早期定性诊断,被许多学者誉为“傻瓜技术”。
        核酸探针技术是一种分子水平的检测技术,具有快速、敏感、特异性强等特点,特别适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类症鉴别诊断,是近二十年来应用较多的一项诊断技术,适宜于实验室进行猪细小病毒感染的诊断。但该方法的技术含量高,只能在专业实验室应用,不适合大面积临诊诊断和现场应用。 

【猪细小病毒病】子宫内大小不一的黑色肿块

        本病应与流行性乙型脑炎、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慢性非典型猪瘟、衣原体感染、猪布氏杆菌病等疾病进行鉴别区分。
        七、防治措施
         目前,对该病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同其他许多病毒病的防制一样,免疫预防是控制该病的关键,由于猪细小病毒血清型单一及其高免疫原性,使得疫苗接种成为控制猪细小病毒感染的有效措施。 可应用的疫苗有猪细小病毒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其中灭活疫苗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在早期的研究报告中,猪细小病毒疫苗的免疫均为间隔2~3周的二次注射接种,随着疫苗生产工艺的改进,许多学者发现一次免疫注射就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但在生产实际中,我们发现,我国头胎母猪发生流产、死胎、木乃伊胎情况仍较为严重,经济损失较大,因此,我们推荐的免疫程序为在5月龄左右注射第一次,间隔1个月后再加强一次,效果比较好。 
        预防该病还需要加强管理,对于阴性猪场要避免引入阳性猪只,在引种时进行血清学或疯原学检查;对于阳性猪场要合理管理阳性猪,初产母猪在配种前可以进行人工主动免疫接种来预防该病。另外,要妥善处理感染猪的排泄物、分泌物及其污染的器具、场所和环境等。由于该病毒对外界理化因素有很强的抵抗力,进行消毒时要采用其敏感的消毒剂(如0.5%漂白粉或氢氧化钠)。

上一篇:猪伪狂犬病的防治技术(图)

下一篇:猪后海穴和颈部注射位置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4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