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全面部署,及时报送。根据农业部《畜牧业生产及畜牧专业统计监测报表制度》及《2008年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日历》要求,及时对各市、各县(市、区)畜牧兽医专管部门的工作进行了部署,从工作情况来看,相关周报、月报、半年报以及年报的相关报表都做到及时上报,数据质量方面,也符合报表制度要求,通过了农业部的审核。 7、加强抽查,确保效果。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调研和数据核查工作中,我们对部分监测点的监测工作进行了严格的检查,主要采取听、看、查相结合的办法,深入监测村养殖户,实地看监测村和监测户养殖状况,听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汇报,查村监测记录是否留底备案。从检查情况看,各村级动物防疫员对信息监测工作认真负责,采集数据基本能够如实反映所监测村的饲养状况,监测记录都按要求进行了归类建档,且保存完整。 8、综合分析,加强指导。一是充分利用山东畜牧信息网的资源优势,积极做好面向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和相关养殖企业、养殖户的统计监测信息咨询服务,及时发布价格信息等行业形势的分析报告,为相关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二是加强对畜牧业发展形势监测和预警,定期召开重点企业、相关部门的形势分析会,撰写分析报告,如实反映畜牧业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进一步提高统计监测服务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三是围绕畜牧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撰写有针对性的调研文章。 一年多的工作实践表明,我们在畜牧业统计监测预警工作上的思路是正确的,方法是得当的,成绩是显著的: 一是基本形成了能够反映实际生产情况的数据体系。通过县级畜牧兽医部门、养殖企业、监测村户等渠道获取的各项统计监测数据与实际情况越来越吻合,生猪、奶牛、蛋鸡、肉鸡、肉牛等畜禽品种的生产形势与养殖效益判断能够用数据说话,并基本符合各方面反映的情况。 二是建立了一支勤奋工作的信息采集和统计员队伍。结合畜牧业生产全面统计和“百场(厂)千村万户”监测,按照生猪、奶牛、肉牛、蛋鸡、肉鸡5个品种,经过几次岗前培训,在全省初步建立了一支爱岗敬业、业务熟练的统计员队伍,为全省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形成了一整套适应形势判断需要的分析方法。在实行固定监测点数据采集、汇总、分析的基础上,整合多种渠道信息,定期进行形势分析。 四是初步形成了信息定期发布和报告制度。集贸市场价格监测结果定期在山东畜牧信息网上发布,畜牧业生产的重要情况向领导报送。这些做法,不仅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了基本依据,也为广大养殖户初步通报了畜产品和饲料市场信息。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在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部分仍存在一定偏差。由于过去对统计工作重视不够,受统计方法、统计手段等条件的限制,数据不准确这一老大难问题一直不同程度的存在,统计数据经过层层上报,不少数据到省里汇总后有所偏差, 无法真实反映畜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这样的数据不仅不能为宏观决策提供准确信息,还可能误导决策,使调控措施错位。 二是责任心不强,工作应付。这个问题,不仅表现在个别统计员身上,有的基层领导干部也存在不负责任、工作马马虎虎、浮躁应付现象,责任心、事业心不强,统计数据经常不能及时上报,拖拖踏踏,影响全省统计数据的汇总、上报。 三是工作不得力,条件不具备。有些市、县畜牧兽医部门对统计监测工作不够重视,有的连统计员基本的工作条件都不能满足,工作没电脑、报数没网络。个别县统计员为了完成统计上报任务,不得不到网吧上网报数,统计员开展工作的通讯费、交通费都要自己负担。 四是业务不熟练,相关知识欠缺。目前的畜牧生产统计监测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生产统计,不再是数字的简单汇总、累加,而是发生了重大变化,富于更多新的内容和任务。在统计手段上,由过去的笔写笔填,发展为计算机录入、传输;在专业知识上,各项统计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既包含产业发展的固有规律,又反应各畜禽品种的生理生产特性;在监测方法上,由简单的数理运算、全面普查,到微积分等高等数学知识的融入,再到距离对称抽样方法的运用等,现代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蕴含着许多新内容、新知识。但是部分基层统计人员由于年龄偏大、电脑知识掌握较少,更新知识较慢,对新统计监测平台使用不熟练,对统计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明白,相关畜牧兽医知识比较缺乏。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虽然我们做出了一定成绩,但是离农业部的要求、离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在畜牧业发展的新形势下,统计监测预警工作在为领导提供宏观调控决策依据,为畜禽生产者提供信息指导等方面的基础作用日益增强,我们一定会精心谋划,着眼长远,把畜牧业统计监测预警工作作为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的头等大事,长抓不懈,抓出成效。 |
上一篇:实施畜牧业标准化生产的四项措施
下一篇:新泰市畜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