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疫苗免疫失误 疫苗免疫是保障猪场安全生产的基础,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疫苗免疫,是预防和控制猪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近年来各猪场都十分重视疫苗免疫工作,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但是,在猪场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以下几个误区。 1.3.1 免疫程序不合理 免疫程序的制定,必须以当地疫情的发展规律和猪场猪群的健康状况为依据,不能固定的套用某个地区或某个猪场的免疫程序。但仍然有相当一部分猪场在免疫程序上存问题,主要表现在①没有本场或当地的疫情进行盲目免疫,误认为疫苗免疫越多越好,结果造成既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又达不到防疫效果。②对某些疫病危害的程度缺乏认识或者是当地从未发生过此类疫病,而忽视对这些疫病的预防。③首免时间不合理,疫苗被母源抗体中和或者出现免疫空白期,给病源侵入造成可乘之机,导致疫病发生。④使用疫苗不当或者免疫剂量不足,特别是在使用联苗同时预防几种传染病时,虽然省时省事,但易造成对某一传染病的免疫不确实。⑤不同品种疫苗使用混乱,间隔时间过短,也有可能发生干扰作用而影响免疫效果。 1.3.2 疫苗质量不过关 ①疫苗制造工艺不过关,佐剂不佳。如有些油剂疫苗颗粒偏大,注射时易造成针头堵塞,注射部位反应强,易发生炎症。②疫苗含毒量不符合要求,免疫效价不高;有些疫苗纯度不高,混有其它细菌、病毒等杂质,甚至出现变质、发霉等现象。③冻干苗中有些真空度不高,易失真空、干缩、变色等,有些赋形剂欠佳,易成粉末。猪场在购买疫苗时稍有不慎,就会给猪场带来致命的打击。 1.3.3 疫苗运输、贮藏、稀释不当 有的猪场缺乏疫苗运输的冷藏车或配有冷藏设备的车辆;国内大部分疫苗一般尚无专门稀释液或专用的接种工具,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接种剂量的偏差,影响到免疫效果。 1.3.4 疫苗免疫操作不规范 有些猪场的兽医防疫意识淡薄,技术人员也不健全,免疫接种工作由缺乏基本防疫消毒知识和技能的饲养员承担,造成免疫接种操作不规范而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如保定不好易造成多种、少种或漏种疫苗;接种疫苗前,对被接种的猪不作健康检查,病猪、瘦弱猪同步免疫等情况,势必导致免疫失败;出现打飞针、注射深度没保证,注射位置不正确;免疫接种动作粗暴可带来严重的应激和过敏反应;免疫接种消毒不严,易造成人为传播疾病的危险等。 1.4 其他方面失误 ①没有及时进行免疫和疫情检测、监测:有的猪场缺乏检测条件,无法对场内疫病情况、免疫质量、疫病净化水平进行监控,不能准确和深入的了解猪场疾病的流行和发展趋势,不能及时的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从而影响猪群健康的生长发育。②引种与隔离不当:有的猪场由于原有猪群的生产力下降或老龄化,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需要不定时的更换猪的品种。但是对新引进猪没有严格做到隔离——测温——补苗——驱虫四关,有的隔离不到30d就随意并群,引发疾病。③病死猪处理不当:对病死猪没有及时清理、深埋、做无害化处理,场地未彻底消毒,导致疫病流行。④忽视猪群的保健:没有及时给应激猪群补给复合多糖、多维,使猪群免疫力下降。⑤疫病防治不及时:疫病发生时没能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措施,容易延误最佳防治和治疗时机,造成疫情的扩散和蔓延,给猪场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2、解决措施 2.1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群抗病力 畜牧是根本,兽医是保障,要使猪健康生长,取得好的防疫效果,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从饲养管理做起。 2.1.1 坚持自繁自养,采用全进全出模式 猪场许多疫病往往是由于购入病猪、康复带毒猪或猪产品而引起发生和流行的。饲养过程中,坚持自繁自养可以有效地防止从外面买猪时带来传染病的危险。同时,自养公猪和母猪,有利于优良品种的繁殖,提高育肥效果,降低养猪成本。有条件的猪场要实现养猪生产各阶段的全进全出制度,即种猪场应做到产房、保育舍和育成舍的全进全出;商品猪场至少也做到产房和保育两个阶段的全进全出;新建猪场最好采用点饲养方式,将种猪舍、产房、保育舍和育成舍分开。 2.1.2 做好各阶段猪的饲养管理 种公猪的饲养管理:①提供科学的日粮。②保持栏舍清洁、干燥。③种公猪除在圈外运动场自由运动外,每天还应驱赶运动1~2次,每次行程2公里,以保持中上膘情、精力充沛、肢蹄强壮、性欲旺盛。④合理利用,定期检查精液品质。 母猪的饲养管理:①后备母猪体重在30kg前不限料,30kg后开绐限料;平时给以适量的阳光照射及运动;注意发情观察,一般第3次发情时配种为宜。②怀孕母猪配种后调入怀孕舍单体限位饲养;看膘投料,维持适当膘情;谨防流产、便秘;产前2周驱除体内外寄生虫;分娩前3~4d应逐渐减料,分娩当天不喂料。③哺乳母猪在分娩时要做好接产工作;分娩后8h内注射抗生素;1周后恢复正常喂料,泌乳高峰期加料。④断奶母猪在断奶期每天应供给2~3kg饲料;在断奶的第1~2天不喂料和水,以促其干乳,保证母猪正常发情配种。 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此阶段的基本任务是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奶窝重。应做到①仔猪出生1~5d,此时期仔猪对外界条件适应性差,抵抗力弱,应注意保温、防冻、防压;使仔猪尽快吃足初乳;做好仔猪寄养工作。②提早开食、补料。所给饲料应达到营养性、消化性、抗病性和适口性的需要。③预防仔猪下痢。通过加强母猪饲养管理、搞好圈舍清洁卫生和适当用药物保键等措施预防仔猪黄痢、白痢、红痢及传染性胃肠炎。④把好断奶关。无论采用哪一种断奶方法,都必须做到“两维持”和“三过渡”。两维持是指维持原圈管理和维持断奶前的饲料及饲养方式。三过渡是指换圈分群逐步过渡、饲料更换逐渐过渡、饲喂制度由多餐到少餐逐渐过渡。 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①断奶后2~10d适当限制饲料喂量。②供给洁净充足的饮水,为防止下痢,断奶后1~7d应在饮水或乳猪料中添加药物。③保持猪舍适当温度和通风,保持猪床清洁、干燥,忌用水冲洗。④进行免疫接种。 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①保育舍转入生长舍时,应对个体差异大小进行调整,公、母猪分栏饲养。②调入生长舍时,应训练猪定点排粪尿,保持猪舍清洁干燥,除夏季需降温外,不能用水冲洗猪体,保持空气清新。③提供充足洁净饮水。④每天巡视猪只健康状况,对发育不良、体重相差20%的猪只应调出饲养。 2.1.3 搞好环境卫生 猪场环境卫生好坏与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环境污秽有利于病原体孶生和疫病的传播。因此,猪场应做到:①合理绿化,改善舍外自然环境,以起到防暑降温、净化空气、减少尘埃和减少噪音的效果,定期清除杂草和填埋阴沟,消灭病原微生物的孳生地。②设法改善保温、通风、降温条件,为猪提供适宜的生长温度和湿度。③猪舍、场地及用具等应保持清洁、干燥,每天清除圈舍、场地的粪便和污物,将粪便堆积发酵。 2.2 做好消毒工作 2.2.1 生产区环境消毒 大门设有消毒池,每周更换消毒液1次。要经常清扫和整理地面,排出污水,定期清除杂草和填埋阴沟。可选用2%~3%烧碱溶液、10%漂白粉乳剂或10%~20%石灰乳进行消毒,每季进行1次大消毒。泥泞区域可撒一层干石灰或草木灰。 |
上一篇:猪免疫抑制的现场调查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