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 加强引入种猪的提纯复壮和新品种培育工作 通过新引入品种的选育,建立全省的猪联合育种体系,使引入品种猪的性能不退化,并不断提高。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培育“吉松”配套系、“大松”配套系。重点推广杜长大、PIC、杜长本、松辽黑猪等优良杂交组合。 3.2.3 创建无公害瘦肉猪养殖基地和优质肉猪生产基地 建立安全优质肉猪生产小区和大的牧业园区,实行统一标准,凡年出栏在3000头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场均通过无公害猪肉产地认证,初步建立肉猪养殖的可塑源体系。 4、产业区域布局 根据我省养猪业的优势及传统布局,主要是规划3个养殖带: 吉林省中部地区,主要包括四平、长春、辽源市、通化的梅河口市、吉林的舒兰和蛟河为优质肉猪产业带,主要生产三元猪、PIC猪和各种配套系的猪。东部山区除养三元外,重点发展特色肉猪生产,推广松辽黑猪和各种以长白山野猪为遗传基础的特色肉猪配套系。西部的白城和松原地区是发展养猪的新区,该地区人员稀少、土地面积辽阔,适合建立大的育肥猪生产基地。 5、主攻方向和发展重点 5.1 加强种源基地建设,提高种猪生产水平 首先充分利用现有的良种繁育体系推进良种多元化生产,扩大供种能力,继续加大对现有重点猪场的支持力度,引入新的品种猪并开展联合育种工作。以各地区的种猪场为核心建立扩繁场,全省建立存栏基础母猪在500头的种猪场200个,重点生产二元母猪。以各县的种猪场和大型养猪大户的猪场饲养二元母猪,重点生产三元杂交猪。 5.2 建立遗传资源场,开展种猪的测定和监管工作 重点保护东北民猪、松辽黑猪、东辽黑猪、军牧一号等地方优良品种和培育品种。在省农科院的特色猪原种场建立东北民猪和松辽黑猪的保种基地; 建立全省的种猪测定制度,对种猪场的种猪实行定期测定; 建立全省的种猪监管体系和系谱档案数据库,实行优良种猪登录制度。 5.3 以优质为目标,对限制养猪发展的关键技术进行联合攻关 对目前养猪业存在的疫病、药物残留、环境等影响生猪健康养殖的关键问题,组织全省的科技力量开展联合攻关,重点解决母猪繁殖力低、 仔猪死亡率高的问题,建立产学研联合的技术支撑体系。 5.4 建立牧业小区和家庭牧场,加速生猪产业链的建立 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牧业小区和家庭农场,逐步扩大养猪的规模,实行专业化饲养。生猪的产业链包括了养猪生产体系、屠宰加工体系、销售服务体系。产业链可以保证其生产的产品质量满足市场的要求,生产的产品较竞争对手低。 5.5 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养猪合作社和养猪协会,建立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 政府要鼓励农民建立养猪合作社和专业化的技术服务体系,鼓励经济人队伍的建立,建全各种信息和技术的服务体系,保证养猪户及时得到需要的信息和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