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北省隆化县子泽畜牧繁育有限公司以公司为龙头,以广大养牛农户为支撑,以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探索出一条“公司+农户”的管理模式,既扩大了企业规模又规避了农户的市场风险,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特别是2009年,该公司面对金融危机,沉着应战、化危为安,使3000余头优质商品牛全部出口到香港、澳门等地,仅此一项纯增经济效益300多万元,使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 据了解,“子泽牧业”是在承德市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公司急于扩大企业规模,农户发展养牛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的情况下形成的。2001年,隆化县张三营镇青年农民赵子泽成立了“子泽畜牧繁育场”。从2001年开始,从资金、技术、信息和销售上帮助养牛户发展肉牛育肥逐步形成了“子泽牧业”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即:公司为养牛户提供资金、技术、信息服务,育肥牛由公司统一销售。为此,公司增加了业务员、技术员、兽医和专门收集外地肉牛商业信息的秘书。现在,公司有员工104人,大型运输车辆18台,占地60余亩,拥有年可出栏10000头的肉牛养殖场一处。 赵子泽说:“过去,大牲畜交易,经过经纪人介绍、撮合,买卖双方商量妥就行了,很少搞文字的合同。这是‘牙行’的传统做派。前几年,我跟农户搞口头协议,靠的是‘牙行’里的‘诚信’二字。现在,公司规模大了开始与一部分户签订文字合同,‘诚信’二字仍然是雷打不动的传统。” “子泽牧业”公司+农户分为两种形式,即:“公司+联姻户”和“公司+加盟户”。 “公司+联姻户”,就是公司为养牛户提供资金,育肥牛全部交给公司出售。公司派业务员帮助养牛户在市场选“架子牛”,搞培训和现场指导,提供育肥技术、市场信息;公司以商家付给每头牛的50元手续费抵顶贷款利息;公司向养牛户承诺———以市场收购价跟养牛户结算,如有风险由公司承担。采取这种方式的,目前已经达到150多户,主要分布在隆化和围场、丰宁3县。平均1户一年育肥肉牛出栏30头,每年销售量占全公司销售总量的20%左右。 “公司+加盟户”指:“加盟户”不用公司资金,公司负责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提供育肥技术、市场信息;养牛户育肥牛出栏,可以交给公司出售,公司以商家收购价结算;除收取运费外,公司每头牛收50元的手续费;养牛户也可以自行出售。这些“加盟户”过去有的是搞贩运的,有的是搞育肥的,大多是张三营镇本地户,目前已经达到200多户。这些“加盟户”,“架子牛”选得好,育肥周期短,基本是“见利就走”,平均每户一年育肥出栏10头左右,每年销售量占全公司总销售量的10%以上。赵子泽说,收运费和手续费是“加盟费”,目的是让这些户也像“联姻户”那样成为公司里的“铁杆”养牛户,出栏肉牛交给公司统一出售。这样公司才会有规模,才能在市场上争高低。 实践证明,企业有规模才能显特色。对于“子泽牧业”来讲,产品规模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子泽牧业”的商户主要在上海、宁波、嘉兴、嘉善、福州等地,多年的业务往来,建立起了良好的供销关系。通过“公司+农户”,2001年,在没有专门的育肥场的情况下,“子泽牧业”销售育肥牛首次突破2000头,其中80%的肉牛是农户的,之后每年的销售量一直以30—50%的水平递增。赵子泽说:“如果新建一个育肥100头的养牛场,不算场地光牛舍、铡草机就得花上20多万元。这几年搞公司+农户,公司在少投资的情况下扩大了规模。规模大了,不仅在市场上站住脚,还有了和对方讨价还价的权利。” 张三营镇南园子村刘金桂,7年前妻子铡草伤了手,成了残疾。他说:“前些年自己搞育肥牛,‘连养带倒’自己单干,育出的牛卖给北京一家公司,经常受克扣。2006年在子泽公司借了4万元,又借了些点钱一共凑了10多万元,一年之内喂了4茬,共卖出去100多头,每年纯收入达到5万多元。”2007年4月,刘金桂到“子泽牧业”当了业务员,负责到大牲畜市场选牛买牛和销售。在刘金柱的示范带动下,南园子村200多户,有40多户在搞育肥牛,100多户搞贩运。育肥户和贩运户都成了“子泽牧业”的“联姻户”和“加盟户”。张三营镇后街村李儒,2002年开始搞育肥牛,当年卖40头,挣了3万多元。李儒说:这几年跟着子泽公司搞养牛,借钱不要利息,不愁销路,不愁技术,挣了是我的,赔了有公司兜底。活计轻了,收入也不少。”这几年,李儒靠育肥牛,供孩子读书,盖了新房,还拿出10万元存款在赵子泽开的超市入了股。 如今随着“子泽牧业”公司+农户模式的运行,养牛业已经成为张三营镇的支柱产业。目前,张三营全镇养牛专业村发展到10个,20头以上养牛户289户,50头以上养牛户98户,1500多人专门从事养牛贩牛,全镇牛存栏量达到2.58万头,饲养量5.1万头。2009年在全部农业总收入中,畜牧业占46%,农民人均纯收入有40%是来自养牛业。同时肉牛育肥带动了运输、餐饮等各业发展,成为全镇经济的重要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