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两不误,畜牧贡献显卓着 为促进禽病科学的发展,甘教授还积极参加和组织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在担任禽病研究会(1994年后改称为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一任秘书长及副理事长、理事长的20年中,每两年召开一次学术研讨会。通过这些活动,提高了我国禽病工作者的水平,为我国禽病的诊断和防治做出了贡献。当前我国禽病已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这门学科的发展虽然与我国有关学者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但甘孟侯教授在其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在2002年10月第11次全国禽病学术讨论会上,庆祝禽病学分会成立20周年时,特授予甘孟侯“禽病科学开拓者”金质奖牌和奖章。现在他是世界禽病学会会员,曾任中国区秘书长。 坚持教学、科研与生产的紧密结合,为疫病防治做出突出贡献。甘孟侯教授,不仅是我国禽病方面的权威、泰斗,也是我国着名的家畜传染病学家,曾长期从事家畜传染病教学、科研及家畜疫病防治工作,为我国家畜尤其是猪的传染病防治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如对猪细小病毒病的研究,甘教授曾围绕该病进行了多项专题研究,取得了显着的成果,属国内外最系统的研究者。 从科研的角度来讲,甘孟侯教授作为畜禽传染病学家,可谓是成就卓着。然而,甘教授对我国畜牧兽医事业所做的贡献远不止于此。甘教授不仅仅是单纯的科研工作者,而是教育工作者、科研工作者和科普工作者等多重身份的组合。甘教授为我国畜牧兽医事业所作的突出贡献及远大意义所在,正是因为在将近50年的专业活动中始终坚持教学、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得教学与科研能最终服务于生产,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发展。 在教学上,甘教授可谓是桃李满天下,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甘教授为我国的兽医科学培养了大批的高层次人才。从1984年开始,甘教授共培养预防兽医学硕士20名、博士2名、国内访问学者5名。他除了为之制订培养计划、开题报告、讲授研究生课外,为提高教学质量,甘教授将科研与教学结合在一起,使研究生们的独立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大大提高,为研究生们在未来的研究和工作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部分硕士研究生成绩优秀提前攻读博士。这些研究生毕业后,除少数在国外学习和工作外,大多数在他们各自的岗位上由于工作十分出色,而成为部门领导或业务骨干。 甘孟侯教授十分重视科普工作,这也是甘教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工作特点的一个体现。他在数十年的工作中坚持下到生产第一线,在漫长的实践中学习和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和本领,对许多疑难疾病都能作出正确的诊断,提出合理的防治办法,受到广大饲养者和同行的称赞。甘教授还参与、协助王树信教授组织了北京畜牧兽医学会养鸡技术咨询服务队,对北京及国内其他养禽单位进行技术服务,受到热烈欢迎。 另外,甘教授出版专业着作40余部,主编的《中国禽病学》和《中国猪病学》等重要科技图书,为提高我国猪禽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就在今年,国内暴发了禽流感,甘教授编写的国内外第一部《禽流感》专着,被指定为防控禽流感指导用书,在我国禽流感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兽医界的常青树,无私奉献老黄牛 从1956年参加工作至今,甘孟侯教授从事兽医专业工作已将近50年,在此期间,历经“文化大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甘教授的专业研究从未停止过。如今,甘教授已年逾古稀,但他的工作总不得停息,因为甘教授在畜禽疫病防治方面的权威性,在他退休后,各种讲座、报告、评审、鉴定等工作的邀请总是不断,如今老教授仍然奔波于全国各地,为我国畜牧兽医工作的发展继续发挥着作用。 对于如何有效地控制动物疫病,甘教授的观点和思路:一是进一步完善防疫体系;二是要有长远的控制和净化计划;三是进一步完善体制,实行国家兽医官制度,与国际接轨,进行垂直管理,实行兽医执业认证制度,加强和巩固基层队伍建设。作为兽医界的老前辈,甘教授一直强调当前我国对兽医工作的重视在历史上是空前的,年轻人应该珍惜时代提供的机遇,并要打好基础,因为只有打好基础,才能牢牢把握机遇;要理论联系实践,注意工作方法,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实现人生价值。 |
上一篇:禽病知名专家——杜元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