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篇

家禽氨基酸需要量的研究进展

日期:05-03 作者:阳光畜牧网- 小 + 大


    2.3日龄
  家禽的年龄和体重不同,对氨基酸的需要量也不同。总的趋势是当用日粮百分含量表示需要量时,氨基酸需要量随年龄和体重的增长而下降,但当用g/只·d表示时则随年龄和体重的增长而增加,也就是相对需要量下降,绝对需要量增加。
    2.4评价指标
  选用的评价指标不同,得出的需要亦不尽相同。如Schutle和Pack(1995)研究指出,若仅考虑饲料转化率时2.2kg体重的上市肉鸡取得最大利润的总含硫氨基酸需要量为0.85%,若同时考虑饲料转化率和胸肌率产量则2.2kg上市肉仔鸡取得最大利润的总含硫氨基酸需要量为0.89%。Han和Baker(1994)研究报道,肉鸡获得最大饲料转化率所需的赖氨酸需要量高于获得最大生长速度所需的量。如前所述,利用血浆游离氨基酸浓度评定的需要量偏低。
    2.5营养因素
    2.5.1日粮能量水平
  家禽是以满足其能量需要而调节其采食量的,当日粮能量浓度高时,家禽的采食量减少,反之升高。因此应根据日粮能量浓度的不同而调整日粮蛋白质和氨基酸浓度。一般用“蛋白能量比”和“氨基酸能量比”来表示。
    2.5.2日粮蛋白质水平
  日粮蛋白质浓度会影响多种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一般而言,随着日粮蛋白质水平增加,必需氨基酸需要量(占日粮的百分比)增加;若以占蛋白质的百分比计算,这种影响很小。
    2.5.3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和比例
  日粮中胱氨酸不足会加重蛋氨酸的需要,酪氨酸不足会加重苯丙氨酸的需要量,因而饲料中如果含有充足的胱氨酸和酪氨酸,则可降低蛋氨酸和苯丙氨酸的需要量。同时应注意蛋氨酸与胱氨酸,苯丙氨酸与酪氨酸之间的比例。对于雏鸡而言,非必需氨基酸与必需氨基酸应保持1∶1.5,即非必需氨基酸应占40%。
    2.5.4氨基酸间的相互作用
  氨基酸的拮抗是影响氨基酸需要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家禽的消化、代谢过程中一些结构相似的氨基酸相互竞争或排斥,一种氨基酸干扰另一种氨基酸的消化或利用。如过多的赖氨酸显著降低精氨酸的效能,增加精氨酸的需要量,但过多的精氨酸对赖氨酸的影响较小。亮氨酸含量过高时特异地增高对异亮氨酸和缬氨酸的需要量。氨基酸之间的拮抗作用还发生在:苏氨酸和色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异亮氨酸和苯丙氨酸、苯丙氨酸和苏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及蛋氨酸和甘氨酸之间。日粮中氨基酸的平衡亦影响家禽对氨基酸的需要量。日粮中某些氨基酸的不足和过量都会使日粮氨基酸之间失去平衡。
    2.5.5其它营养物质
  日粮维生素B12、胆碱不足,会妨碍蛋氨酸在合成体蛋白过程的利用,从而使家禽增加对蛋氨酸需要量。大量研究证实,日粮中添加甜菜碱、L-肉碱可节约蛋氨酸的需要量。尼克酸不足,家禽将利用色氨酸合成尼克酸,从而增加对色氨酸的需要量。吡哆醇不足亦会增加色氨酸的需要。
    2.5.6饲料氨基酸的消化率或利用率
  近些年来,氨基酸的营养研究已深入到测定饲料可利用氨基酸含量并以此为基础配合日粮。氨基酸利用率是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对畜禽氨基酸需要量的测定也具有重要的影响。Yamazaki和Kaku(1988)认为,以可利用氨基酸需要量为标准可缩小各研究者之间的差异。
  然而,随着蛋白质营养的深入发展,人们已逐步认识到小肽营养的重要性,蛋白质营养就是氨基酸营养的提法已不十分确切。与游离氨基酸相比,小肽的吸收具有速度快、耗能低、载体不易饱和等特点,而且日粮中当以小肽形式作为氮源时,整体蛋白质沉积高于相应的氨基酸日粮或完整蛋白质日粮。因此,小肽与氨基酸需要量之间的关系值得深入研究。
    3.家禽氨基酸需要量的表示方法
  家禽氨基酸需要量主要以以下4种方法表示:①每日各个氨基酸需要的毫克数,即mg/d;②每兆焦代谢能所含的氨基酸克数;③占日粮的百分比(%);④占日粮粗蛋白的百分比(%)。方法①显然是表示氨基酸需要量最准确的方法,但不便于饲料制造商使用。方法③不完全准确,因为家禽采食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日粮的能量浓度。当能量浓度提高时,采食量减少,日粮中每种氨基酸的百分比必须提高。这样看来最好采用方法②,该法将氨基酸需要量与日粮能量联系起来,在实践中应用非常方便。
    4.家禽理想氨基酸模式
  如前所述,家禽的氨基酸需要量受能量、粗蛋白水平、遗传、性别和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上述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实际很难用剂量反应法来逐个确定每种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但是对一定条件下的畜禽来说,它们对不同氨基酸需要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基本无影响或影响不大,因此,通过确定必需氨基酸相对赖氨酸的理想比率来计算氨基酸的需要量更容易适应多样性的环境条件。
  理想氨基酸模式是指饲粮中多种氨基酸的最佳平衡,这种平衡不能通过增减或替换任何氨基酸而得到改善,其中的氨基酸准确地处在动物所需的比例,具有这种氨基酸模式的日粮给出最高的利用率。表1列出了几种家禽的理想氨基酸模式。
  表1所列的几套理想氨基酸模式中,Baker(1994)模式是基于可消化氨基酸,其余均以总氨基酸为基础。理想氨基酸模式的研究已进行了十几年,但许多影响因素和遗传类型(品种)、环境和其它营养成分都还没有考虑进去,理想氨基酸模式很可能随动物基因型、性别、体重、日粮及环境等因素的不同而异。现今的理想氨基酸模式都还比较粗糙,今后还有相当的改进余地,理想蛋白的实际应用还需一定的成熟条件。

上一篇:饲料业产业链竞争时代正在到来

下一篇:浅析中国饲料及畜牧行业发展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4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