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临床兽医 > 文章

奶牛皱胃变位手术中遇到腹腔内粘连的处理

时间:2022-05-05    点击: 次    来源:《奶牛》杂志    作者:崔彦申 - 小 + 大

摘要:总结手术治疗奶牛皱胃变位过程中遇到的75例腹腔内粘连的临床实践,阐述腹腔内粘连病例的各类型表现、处理方法和结果,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探讨与分析。

腹腔内粘连是指脏器(皱胃、肠管、瘤胃等)、大网膜及腹壁之间的相互粘连。在实施奶牛皱胃变位整复手术过程中,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会造成无法顺利地使病变皱胃回到正常的解剖位置,影响手术的进行。笔者整理临床所见病例,将奶牛腹腔内粘连的不同类型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予以总结,供同行参考。

一、粘连病例分类及数量占比

2003-2021年,笔者累计完成皱胃变位手术1816例,遇到腹腔内粘连75例,占比4.1%。这些粘连病例,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笔者按照发病的严重程度及粘连的紧密程度将其分为3类:重度腹膜炎、成熟性粘连和早期粘连。统计的75个病例,有18例表现为重度腹膜炎,占比24%;有40例表现为成熟性粘连,占比53.3%;有17例表现为早期粘连,占比22.7%。

二、不同类型粘连的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

1 重度腹膜炎,或称弥漫性腹膜炎

打开腹腔后,可见大量黑褐色腹水从切口流出,绝大多数呈恶臭味,腹水中常混杂黑褐色、黄白色絮状物。腹腔探查,绝大多数呈弥漫性粘连,表现为右侧腹腔的网膜、肠管与腹壁弥漫性粘连,盆腔弥漫性粘连,封堵了手臂深入腹腔右侧和左侧的通道。此种情况,无治疗价值,直接淘汰。

笔者遇到此类病例18例,其中6例术前诊断为右方变位, 12例术前诊断为左方变位,主要依据是病牛右侧或左侧腹壁出现明显的“金属音”。由于腹腔内弥漫性粘连,无法深入腹腔进行探查,无法判断是否发生皱胃变位,但笔者认为,既有皱胃变位的可能,也有误诊情况,广泛的腹壁粘连及大量的腹水也会造成“金属音”的出现。

18个病例中有15例发生在2013年前,占比83.3%,笔者认为,这与现代奶牛高效集约化饲养模式替代过去的散户粗放饲养模式有关,病牛会被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治疗效果不佳的会被及时淘汰。

2 成熟性粘连,或称实质性粘连

病变皱胃或其幽门部大网膜与腹膜发生实质性粘连,也就是说,皱胃或幽门部大网膜与腹膜之间有结缔组织连接,形成极具韧性的纤维膜,粘连的非常紧密,“连”字可形象地描述成熟性粘连的特点,皱胃或幽门部大网膜与腹膜之间“连”在一起。粘连位置一般在腹底前部,瘤胃的下面,或偏向左侧、右侧腹腔。此种情况一般粘连面较大,个别粘连面呈条索状(多个点状)连接。

遇到这种病例,在征得畜主同意后,可试探性剥离。如果是皱胃与腹膜粘连,剥离会造成胃壁撕裂,导致皱胃穿孔,有胃容物溢出,只能淘汰。如果是大网膜与腹膜粘连,用手指将其粗柱状粘连物分离成细条状,再将各细条连接物用手指掐断或扯断,由点到面彻底分离。分离粘连物时会有出血,这没有大碍,操作中手上沾血没事,但如果沾粪则表明造成皱胃撕裂,必须淘汰。

笔者遇到此类粘连40例(具体处理方法及结果见表1),直接淘汰7例,其中1例为瘤胃壁与左侧腹膜粘连,6例为网胃、瓣胃、皱胃与膈、肝、腹膜弥漫性粘连;剥离失败5例,为皱胃壁与腹膜粘连,剥离导致皱胃穿孔,皱胃内容物流入腹腔,而淘汰。2010年7月遇一病例,14月龄青年牛,发生左方变位,对病变皱胃放气后,向外牵拉大网膜时,阻力很大,伸手探查,发现皱胃于腹下粘连,还未剥离,皱胃就破口了,真是一触即破,有粪流出,而淘汰。未完全剥离6例,为大网膜与腹膜粘连,粘连面大,粘连位置位于腹腔深部,无法操作,未能完全剥离,半途而废。成功剥离22例,为大网膜与腹膜粘连,用手指将粘连物分割成条状,再逐一掐断或拉断,进行钝性分离,剥离成功,整复后,腹腔内注入大量抗生素(400万IU 10支),预后良好。


另外,奶牛皱胃变位整复手术,采用大网膜固定的,会在固定点形成人工粘连,也是这种成熟性粘连,如果遇到奶牛皱胃变位二次手术病例,应将原固定点形成的粘连面剪开,利于二次手术进行。

上一篇:卵黄免疫球蛋白治疗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的效果研究

下一篇:奶牛蹄叶炎的致病机制与防治技术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