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产品安全 > 产品加工 > 文章

我国食品加工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时间:2021-03-27    点击: 次    来源:中国工程科学    作者:孙宝国 - 小 + 大

  四、我国食品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产后的浪费损失严重、资源利用总体上处于价值链低端

      相关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每年粮食产后损失浪费达5.5×10kg以上,大约相当于2×10亩(1 亩≈ 666.67 m) 耕地的产量。产生粮食浪费的阶段主要包括生产收获环节、流通运输环节、仓储环节、加工环节和消费环节。另外,我国农产品原料浪费现象严重,高附加值产品偏少。我国农产品综合利用水平较低,仅停留在对产品的一级开发和二级开发上,并存在过度加工现象,大量农产品的副产物有待加工利用。减损即是增产,增效即是增收,我国农产品加工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迫在眉睫。

  (二)国产核心设备技术落后,对进口设备依赖性强

      食品装备包括食品加工装备和食品包装装备,是食品加工先进科学技术应用的载体,在推动食品产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五年来,我国食品装备产业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食品装备进出口差额有不断下降之势,食品装备进出口情况见表1。这表现出我国食品装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整体表现良好。但是同国外一流设备相比,还存在着制造水平低、技术含量不高、稳定性差、智能和柔性低、工程化配套能力低等不足。食品工业所需的技术含量高、产品质量优、带动能力强的高端装备依然主要依赖进口。另外,随着国外先进食品工业在食品装备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方面的快速发展,我国食品装备的智能化和信息化与国际水平的差距不断扩大。

  (三)总体上尚处于追求口味的阶段,过度加工严重

      食品的色、香、味、形、营养等是食品产品的核心要素,简单的说是要美观愉悦、营养健康。食品加工与制造的一个最大的目标是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持食品的营养。我国从20 世纪90 年代开始,随着人们消费能力的增强,人们的食物消费越来越追求精细化。谷物加工、油脂加工、果蔬加工等领域过度加工现象日益严重。这种过度加工不仅造成营养物质的损失,还直接关系到国民健康、医疗支出、民族竞争力,也关系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加工能耗的增加等。

  案例:我国稻米过度加工状况。影响出品率的主要因素为碾米工艺、抛光次数、稻米品种、稻谷(糙米)的杂质含量、贮藏条件、含水量等。我国典型碾米工艺包括三道碾米、四道抛光、三道色选或者四道碾米、四道抛光、二道色选。对粳米加工,一般采用一砂二铁一抛一色选工艺,对籼米加工,采用二砂一铁一抛一色选工艺。通常大米生产企业只配备1~2 道抛光工序,目前部分大米企业的抛光工序已增加到3~4 道,每增加一道抛光能耗增加8~10 kW·h,碎米率将增加1~2 个百分点。
  我国稻米过度加工问题非常突出,自2009 年重新修订了《大米》国家标准(GB1354—2009)后,大米产品中以优质大米及一级大米产品占主体,而二级、三级、四级大米所占比重很低。以2012 年我国稻谷加工量为例, 2012 年我国实际处理稻谷为1.37×10t,出品率为63.4 %;如果将出品率提高5 %,将可以减少精米损失6.85×10t。相当于4 000 多万农村居民一年的口粮(按照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粮食消费量为170.7 kg计算);1 500 多万亩良田的产量(按照稻谷单位面积产量为445 kg·亩计算);减少电耗2.6×10k W·h,相当于600 多万人一年的电力消费量(人均电力消费量按418 k W·h计算)。

  (四)食品产业科技占农业科技总体投入的比例偏低

      近年来,我国食品产业领域科技创新能力逐步增强,支撑产业发展能力显著提高。但是,总体上我国食品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仍然不足,与发达国家差距甚大。学科研发经费的投入是影响食品学科科技创新与发展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因素。

  政府投入是食品学科研发经费投入的重要来源,它的投入力度直接影响食品学科研发经费的投入总量。从2002―2008年,在美国学科研发的经费投入中,政府投入占学科研发经费总投入的比重均在66.97 % 以上,而我国政府对学科研发经费投入占学科研发经费总投入的比重尽管在逐年增加,但到2008 年为止,仅占57.9 %。可见政府对学科发展研发经费投入不足是导致我国学科研发经费不足的重要原因。
  五、我国食品产业发展战略
  随着世界及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与持续变革,环境与社会需求不断发生深刻的变化,食品产业已不再仅仅追求数量与温饱,安全、美味、营养、方便、多样化等成为新时期食品产业发展的重要导向,食品产业也已成为集原料种植生产、食品加工制造、食品流通和服务业于一体的战略新兴产业,担负着人类健康、民生保障、经济发展转型、资源环境保护、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新的历史使命。同样,我国食品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也正迎来一个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上一篇:中国肉食产业发展趋势与机会

下一篇:“十四五”时期,我国食品工业该如何发展?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