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基础兽医 > 文章

我国重点防范外来动物疫病简介

时间:2020-08-01    点击: 次    来源:中国动卫中心    作者:佚名 - 小 + 大


病毒对环境抵抗力弱;对热和消毒剂较敏感,56℃ 30min可灭活;0.5%次氯酸钠、0.5%酚、75%乙醇以及肥皂等清洁剂可灭活该病毒。

3.流行病学 果蝠是该病的自然宿主,带病毒的果蝠、病猪及其分泌物(唾液)、排泄物(尿液)等都是主要传染源,如果吸入含有病毒的气溶胶粒子或采食被病毒污染的水果、饲料或饮水可引发传播。猪是主要的易感动物,自然感染后的潜伏期一般为7~14天,也有的短至4天。人感染后的平均潜伏期一般为4~20天,也有的短至2天或长达1个月。犬、猫、羊、马等动物也可感染发病。

研究人员发现,马来西亚疫情发生当地的养猪场,猪场工作人员从山上采集被带病果蝠咬过的果子喂猪,猪发病后又传染给工人。孟加拉当地人吃带病蝙蝠吃过的某种水果染病。2009年,中科院石正丽研究员团队发现,中国大陆的蝙蝠体内存在尼帕病毒抗体,所以我国也存在自然发生该病的风险。

四、西尼罗河热

西尼罗河热(WNF)是由西尼罗病毒(WNV)引起的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虫媒传染病。

1.流行史 西尼罗河热因1937年首次从非洲乌干达西尼罗地区发热妇女血液中分离而得名。20世纪50年代在以色列和埃及流行,主要以人的流行为主,60年代在埃及和法国马匹流行,20世纪90年代后,北非、欧洲、北美、中东、澳洲频繁暴发。1999年美国纽约出现首发病例,2003年几乎覆盖了美国本土48个州,2003年病例近10000例。

流行状况:红色代表人的病例或血清学呈阳性地区,面积很大;蓝色代表人和蚊子上没有发现血清学呈阳性;灰色代表没有数据或没有阳性报道。黑色实线之间代表媒介昆虫活动的区域范围。

2.病原特点 该病毒为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成员,全球分离毒株有明显的差异,初步分析可能与鸟类迁徙传播过程中病毒变异有关。分为两个谱系,I谱系包括来源于北非、欧洲、以色列、美洲的所有毒株、中非的部分毒株和澳大利亚的KunJin病毒。Ⅱ谱系毒株主要分布于非洲中部、南部和马达加斯加。

3.流行病学 易感动物:鸟类易感,其中乌鸦最易感;马、牛、猪、骆驼、狗、兔、猫、鹅、鸡、猴、蝙蝠、花栗鼠、浣熊、臭鼬、松鼠等28种哺乳动物均易感;人类对该病毒也普遍易感;目前已发现至少36种蚊子可感染该病。传播途径:感染候鸟迁徙传到蚊子,蚊子一方面垂直传播,另一方面通过叮咬动物毛皮或人的皮肤传播病毒。

4.临床症状及危害 鸟:通常导致大量鸟类死亡;感染率最高可达100%(如美国乌鸦);感染后的病死率可达90%。马:马感染WNV大多不表现临床症状,少数表现为发热、四肢无力、瞎眼、磨牙、共济失调、转圈,以及妊娠马流产等。人:约80%为隐性感染,20%可出现轻微的类似流感症状,0.7%的感染者出现西尼罗脑炎,可导致死亡,极少数病例还可表现为严重的胰腺炎、肝炎、心肌炎、脊髓灰质炎样综合症,感染康复后会产生终生免疫力。

五、裂谷热

裂谷热是由裂谷热病毒(RVFV)感染,引起病畜死亡、流产的人兽共患病,主要分布在非洲,以绵羊、山羊和牛的高流产率及新生动物高死亡率为特点。

1.流行史 1931年,在肯尼亚裂谷首发,快速蔓延至撒哈拉以南各国,1950年在南非暴发,造成10万只羊死亡,50万只羊流产,少量人死亡。1997年,在埃及暴发,首次出现大量人间病例(1.8万~20万)。1997年,在肯尼亚暴发,随后传入坦桑尼亚和索马里,大量牲畜死亡,约8.9万人感染。2000年传出非洲,沙特阿拉伯124人死亡和也门121人死亡。2003年,埃及发现45人感染,死亡19人,疫苗提供保护,无牲畜感染。

2.病原特点 RVFV是一种负链、单股RNA病毒,1个血清型,属于布尼病毒科白蛉病毒属,分为大(L)、中(M)和小(S)3个节段编码病毒聚合酶、囊膜糖蛋白G1和G2、N核蛋白,共有埃及、西非和中-东非3个不同谱系。

3.流行病学 牛、羊(绵羊、山羊)、单峰骆驼、马、啮齿动物等易感;人是终末宿主;蚊子为中间宿主。

媒介昆虫传播,蚊子叮咬、接触污染动物组织或气溶胶传播;人可通过接触病畜血液、器官以及蚊虫叮咬等途径感染,至今未见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暴雨后容易暴发。

4.临床症状 羔羊、幼犬、幼猫、小鼠、仓鼠极度易感,死亡率可达70%~100%,临床症状的严重性根据动物种类不同而有差别。奶牛产奶量下降,怀孕牛流产率可达85%,死亡率10%~15%;人感染后多数症状轻微,以高热(38℃~40℃)、头痛、呕吐、腹泻、肝炎等症状为主,重症患者可出现黄斑状视网膜炎、脑膜脑炎、失明、出血热等。

上一篇:仇华吉:答养殖朋友非瘟防控20问

下一篇:当前非洲猪瘟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