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兽医战略 > 文章

闫之春:非洲猪瘟防控关键策略思考

时间:2019-07-15    点击: 次    来源:《猪业》杂志    作者:闫之春 - 小 + 大

根据西班牙根除非洲猪瘟的经验和俄罗斯的现状,让国家指定的兽医团队,判定猪场的生物安全条件,对猪场进行全检。如果生物条件好、抽检阴性,那么即便猪场在疫情受威胁区,也视为正常的猪场,可以进行运输。

现在俄罗斯的规模猪场取得发展,是因为政府支持,大力补贴规模场,而不是因为非洲猪瘟。

六、精准扑杀

德国兽医处置俄罗斯和东欧国家数起疫情,所获得的经验:教科书上说ASF是高度接触性、传播快的说法是不对的,ASF其实在群内传播很慢,而且非常容易被早期发现剔除,群内传播很慢,耐过的存活猪,与阴性猪混养,也没有造成发病。根据这种特性,东欧不少场的做法就是检测剔除,精准扑杀。

七、总结

1、非洲猪瘟2018年8月出现首例公开确诊疫情后,至11月初已在我国呈现多区域爆发的态势。进入2019年后,环境、物料、猪肉的确被广泛污染,蔓延至整个大陆地区,疫情难以在短期内控制和消除。

2、通过识别本场区域内关键传染源、载体、传播途径,可以有效的阻断猪群感染,已有不少成功实施的案例。通过检测和实验,可以采用更加有依据的因素分析,究竟饲料、人员、车辆,甚至空气哪一个对猪场影响更大,进而进行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3、未来,大公司将会是我国猪肉供应的主体,更加需要主动作为,应该积极更新检测方案,尽早识别阳性个体。在疫情初期通过全群检测,精准扑杀,完全可以实现猪群的疫情控制,净化病毒。

八、个人观点

1、不成熟的疫苗,虽然有可能减少部分猪的死亡,但是大部分国家的尝试证明,非洲猪瘟的各类疫苗免疫以后,很容易使猪只出现无临床症状的组织器官带毒,猪的淋巴结、脾脏等成为病毒的集聚地,甚至血液中检不出病毒。如果不成熟的疫苗流行使用,很可能会造成全行业污染,贻害无穷。 

2、我国非洲猪瘟的控制,今后更有效的方案,可能是要选出几个自然条件隔离条件好的区域,规划好种猪、屠宰加工能力,进行区域净化,建立无非洲猪瘟的隔离区,进而实现全国净化。与病毒共存并不符合我国的发展需求,净化是成本最低的养猪生产方式。

上一篇:面对非瘟灾难,管理者也许是最大的风险

下一篇:非瘟境况下应重视完善防疫员制度和提高待遇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