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兽医战略 > 文章

对非洲猪瘟防控策略的思考

时间:2019-01-06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李继仁 - 小 + 大

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有多种。目前来看,非洲猪瘟病毒分子较大,似乎不通过空气传播,主要是通过猪与猪的直接接触传播和通过饲料、车辆、人员、饲喂工具等传播。

限制生猪移动可否考虑突出重点、把握适度。活猪移动可以区分为二种情况,一种是从一个猪场到另一个猪场继续饲养,另一种情况是从猪场出栏上市屠宰。从一个猪场到另一个猪场继续饲养,包括后备猪引种和仔猪补栏。从猪场出栏上市屠宰的生猪移动,假设存在带毒的风险(潜伏期,没有症状表现,完全有可能带毒),如果要感染新的猪群,不会是直接的,必须借助返回到其他猪场的另一些途径,一是从猪肉到泔水,二是从猪血作为饲料原料,三是运猪车辆和人员,如果能确实切断这三条病毒传入其他猪场的途径,肥猪上市及猪肉产品的限制移动可以适当放松。

为了搞好生猪可控下的有序流动,必须重点做好以下监管工作。

(1)监管后备猪引种和仔猪补栏。必须在调运之前取样检测,确保调出的猪是非洲猪瘟阴性猪,必须坚持点对点、使用专用车辆调运,引种和补栏的猪场在引入后必须隔离观察,严格各项生物安全措施。

(2)监管检疫出证和屠宰场。肥猪销售必须点对点有计划调运,疫点所在县内的生猪严禁外调,运猪车辆和人员必须备案,车辆要进行必要的改装,严格进行产地检疫,加强对屠宰场的监管,严格入场检疫、宰前检疫、宰后检疫,严格对运猪车辆的清洗消毒。严厉打击检疫、贩运、屠宰环节的违法行为。

(3)监管饲料生产经营。加强对饲料厂、饲料经销商的监管,严禁使用含猪血和肉骨粉的原料生产饲料。

(4)监管餐厨剩余物喂猪。城管、食药监、乡镇、教育系统加强对餐饮企业、学校和单位食堂的管理,严禁餐厨剩余物流入养殖环节;畜牧部门加强对养殖户的监管,坚决捣毁泔水养猪的设施设备,与养殖户(包括小散户)签订《严禁餐厨剩余物喂猪承诺书》。继续使用餐厨剩余物喂猪的坚决关停和无害化处理。加快餐厨剩余物专业收集、处理体系的建设。

(5)监管养殖场生物安全。继续清退一批环保不达标、防疫条件不达标的养殖场,引导种猪场、规模场周边小散户限期退养;对改造猪场防疫设施进行技术指导和专项补助;加强对猪场常规免疫的督促检查;加强对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监管。

4、如何建立长效机制、振兴生猪产业?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非洲猪瘟的传入对我国生猪产业是一个重大威胁,这是坏事,但是,非洲猪瘟的发生暴露出我国生猪产业中长期存在的混乱和不足,如果能借此机会进行整顿,建立有利于养殖业健康发展的机制,未偿不是一件好事。在这方面,要做的工作很多。

(1)有必要进一步完善与养殖业有关的法律制度。有必要进一步修订完善《畜牧法》《动物防疫法》《食品安全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使各部门的监管责任做到无缝链结。在相关技术标准中要增加与非洲猪瘟防控有关的内容。

(2)有必要加强动物防疫队伍的建设。畜牧兽医工作,不但关系到动物健康,更关系到人的食品安全。非洲猪瘟防控暴露出我国动物防疫队伍存在严重不足,有些乡镇动物防疫人员只有一二个人,年龄偏大、知识欠缺,待遇太低,没有年轻人愿意学习和从事畜牧兽医专业。

(3)有必要进一步提高生猪养殖的集约化、规模化、规范化水平。从本次非洲猪瘟防控排查中,可以得到各地生猪的存栏数与规模化水平相当真实的数据。从排查统计数据看,实际存栏数与规模养殖的比例比过去统计报道的数据要少得多。小规模户和散户的比例依然很大。小规模户的养殖防疫条件极差,防疫观念极差,发生非洲猪瘟风险最大的也是这些小规模户。

(4)有必要调整生猪产业布局和整顿流通加工秩序。活猪的大流通、无序流通,极大地增加了包括非洲猪瘟在内的猪流行病的防控难度,一旦发生疫病采取封锁措施,则对生产和供应都造成巨大影响。“猪粮安天下”,从长远考虑应该把生猪产业纳入各省的“菜篮子”工程,做到一般省市生产供应基本平衡,中心城市与主产省区建立定点供应关系。适当增加产区生猪屠宰加工与猪肉贮备能力的建设。

(5)有必要加强科研和技术贮备。非洲猪瘟防控中暴露出我国对一些疫病的科研与技术贮备不足,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与培养不够。有必要加大科研投入,尽早开发出自有知识产权的、安全有效的疫苗和快速准确的诊断试剂与方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强大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动员能力,国外有花二十年、七八年成功消灭非洲猪瘟的先例,我相信通过我国各级政府、广大生猪产业从业者的努力,在我国消灭非洲猪瘟是完全可能的,甚或会用更短的时间达到我们的目的。

上一篇:仇华吉:非洲猪瘟对我国养猪业的影响与防控建议

下一篇:非洲猪瘟6大政策转向(附疫情一览表)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