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病防治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与综合防控

日期:10-16 作者:佚名- 小 + 大

2.2 实验室诊断

2.2.1 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

采集病死猪肺脏、胸腔渗出液等病料,接种于含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的巧克力琼脂培养基,37℃培养24~48 h后观察菌落形态;通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球杆菌;进一步利用生化试验(如糖发酵试验、吲哚试验)和血清学试验(玻片凝集试验)进行菌种鉴定和血清型分型。

2.2.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利用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抗原包被酶标板,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适用于群体感染率筛查和疫苗免疫效果评估,该方法操作简便、高通量,但存在交叉反应,无法区分野毒感染抗体和疫苗免疫抗体。

2.2.3 补体结合试验(CFT)

通过检测血清中抗体与抗原结合后激活补体的能力判断感染情况,特异性较高,但敏感性较低,且操作复杂,耗时较长。

2.2.4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设计针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特异性基因(如Apx毒素基因、ompA基因)的引物,通过扩增核酸片段快速鉴定病原,PCR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速度快的特点,可用于早期感染诊断和带菌猪检测。

2.2.5 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

在PCR基础上加入荧光探针,实现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核酸的定量检测,能准确评估感染猪体内的细菌载量,监测治疗效果。

2.3 鉴别诊断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需与猪支原体肺炎、猪肺疫、猪气喘病等呼吸道疾病相鉴别,支原体肺炎病变多位于肺心叶、尖叶,呈对称性虾肉样实变;猪肺疫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常伴有咽喉部急性肿胀和败血症;猪气喘病病程较长,以干咳、气喘为主要症状,病理变化主要为肺脏胰样变。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测综合判断,可实现准确鉴别。

3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综合防控策略

3.1 疫苗免疫防控

3.1.1 疫苗类型与选择

目前主要有灭活疫苗和亚单位疫苗,灭活疫苗包含多种血清型菌株,可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但对同源血清型的保护效果优于异源血清型;亚单位疫苗以Apx毒素、外膜蛋白等为抗原,安全性高,能诱导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但生产成本较高,养殖场应根据当地流行血清型选择针对性疫苗,必要时可联合使用不同血清型疫苗。

3.1.2 免疫程序

仔猪可在3~5周龄首免,间隔3~4周后二免;后备母猪配种前1个月免疫1次,产前1个月加强免疫;经产母猪在产后2~3周免疫,严格按照疫苗说明书规范接种,确保剂量准确、途径正确(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

3.2 生物安全管理

3.2.1 猪场隔离与消毒

建立严格的生物安全屏障,设置围墙、消毒通道,禁止外来人员和车辆随意进入猪场;进入猪场的人员需更衣、换鞋、洗手消毒;车辆需全面喷雾消毒并更换轮胎套;每周对猪舍、用具、地面进行2~3次消毒,可选用过氧乙酸、戊二醛等消毒剂,定期更换消毒药物避免耐药性。

上一篇:一例母猪附红细胞体与猪瘟混感的诊治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5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