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病防治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与综合防控

日期:10-16 作者:佚名- 小 + 大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致死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以出血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为主要特征,急性感染猪可在短时间内死亡,慢性感染则导致猪生长发育迟缓、饲料转化率降低。随着养猪业朝着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全球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深入了解该病病原特性,掌握准确的诊断手段,制定科学的综合防控策略,对有效控制该病的传播与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1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特性

1.1 病原生物学特性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原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属革兰氏阴性菌,有荚膜、菌毛,不形成芽孢,本菌对环境抵抗力较弱,对常用消毒剂(如过氧乙酸、戊二醛)敏感,在干燥环境中存活时间较短,但在污染的猪舍、器具中可存活数天至数周。

1.2 流行病学特征

1.2.1 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病菌主要存在于病猪的呼吸道、肺脏和胸腔渗出液中;传播途径以呼吸道传播为主,健康猪通过吸入含有病菌的气溶胶感染;此外,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污染的饲料和饮水传播。

1.2.2 易感群体

各年龄段猪均易感,该病以2~4月龄、30~60 kg的幼龄猪较为多发,发病率高时可达80%,病死率为6%~20%,应激因素(如气温骤变、饲养密度过大、长途运输)可显著增加感染风险。

1.2.3 流行特点

该病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四季均可发生,尤其在冬春季节或气候多变时更容易暴发,规模化猪场由于猪群密集,一旦引入病原,易造成快速传播。

2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手段

2.1 临床诊断

2.1.1 症状观察

最急性型病猪突发高热(大于42℃)、呼吸困难、口鼻流血性泡沫,1~2 h内猝死,死亡率极高;急性型可见高热(41~42℃)、剧烈咳嗽、腹式呼吸,妊娠母猪可能流产,病程2~4 d,保育猪死亡率较高;亚急性型病猪体温轻度升高(40.5~41℃)、持续干咳、生长迟缓,病程5~7 d;慢性型表现为体温正常、间歇性咳嗽、消瘦、饲料转化率低,病程超2周。仔猪感染死亡率可达80%~90%,种猪可出现繁殖障碍,混合感染或受应激时症状会明显加剧,常呈群体性咳嗽、喘气,死亡率显著上升。

2.1.2 病理剖检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理变化以纤维素性胸膜炎和出血性肺炎为核心特征,具体表现因病程和感染严重程度而异。最急性型可见胸腔内无明显积液或仅有少量淡红色渗出液,肺脏呈紫红色实变,表面有散在出血点,胸膜表面光滑但可见点状出血;急性型可见胸腔内积有大量浑浊淡黄色或淡红色纤维素性渗出液,肺脏前腹侧(尖叶、心叶、膈叶前部)出现大面积出血性实变,切面呈大理石样花纹,肺与胸膜、心包膜广泛粘连,气管和支气管内充满带血的泡沫状分泌物,纵隔淋巴结肿大、出血;亚急性型与慢性型可见胸腔渗出液减少,胸膜增厚、粘连,肺脏实变区机化,形成灰白色结缔组织瘢痕,部分病猪肺脏可见大小不一的脓肿灶或纤维素性坏死灶,心包膜增厚,呈“绒毛心”样改变。

上一篇:一例母猪附红细胞体与猪瘟混感的诊治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5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