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兽医

上海率先实现奶牛“两病”全域净化

日期:08-18 作者:胡立刚- 小 + 大

“然而,一切制度体系和管理规范的创新都基于‘两病’检测和检测结果的分析应对。”赵洪进说。上海市域内共有奶牛场16个,奶牛数不到2.5万头,规模不大、数量有限。但是,为达成“两病”防控的“上海方案”,过去5年,上海共监测奶牛结核病27.64万头次、布病26.58万头次。核心区、监控区及缓冲区共监测羊、水牛、猪、鹿等风险动物“两病”1.26万场次、9.25万头次。上海奶牛结核病、布病连续5年检测均为阴性,达到了我国规定的奶牛“两病”区域净化标准。

上海奶牛分布在5个涉农区,完成如此大的检测工作量,是一大挑战。记者通过金山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李守富了解到,为了确保检测工作保质保量,金山区通过多途径稳定检测队伍,才化解了每一轮检测耗时长、工作量大的难题。

“队伍建设是如期实现上海奶牛‘两病’净化目标的第一基础,也是未来推进上海奶业更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基础,上海没有理由做不好。”张秩通说。

用效益机制稳定奶牛场“两病”防控积极性

奶业发达国家早早解决了奶牛“两病”难题,是基于抢占全球市场的需要。事实证明,不论是国外知名乳企还是乳业强国,奶牛“两病”净化的策略是相当成功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上海乳业发展的历程也证明了,只有充分激发乳业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积极性,面对奶牛“两病”这样的世界级难题时,才有可能厚积薄发,实现可持续发展。

激发乳业企业的积极性,除了政府的有效服务,主要靠市场效益引导,或者说,政府服务质量好坏,最终也是通过企业是否得益来体现。记者了解到,通过市场之手激发乳业企业的内生动力方面,各项措施完全匹配上海作为全国经济中心的声誉和形象。

王国明告诉记者,上海率先提出“两病”净化攻关时,就推出了特级牧场评定,获评的牧场每公斤牛奶收购价增加八分钱。如今,通过政策保险、溢价收购和科技增产三管齐下,上海奶业得到进一步提升。

上海奶牛政策性保险制度如下:保险范围包括因自然灾害、重大动物疫病、奶牛“两病”、免疫副反应等原因造成的奶牛死亡或扑杀。按照牛只残值予以赔偿,平均每头奶牛赔偿约1万元,形成保险托底机制。

上海建立的与“两病”挂钩的奶价激励机制主要内容是,将“两病”监测净化纳入奶源按质论价指标体系。凡是检出“两病”阳性的牛场,实行降低生鲜乳收购价每公斤0.01元到0.04元的分级惩罚,拒收阳性率高的牛场的牛奶,直至再次全群监测阴性。对“两病”全群监测阴性场,实行每公斤0.03元到0.12元的分级奖励。

在通过科技创新提高牛奶产量和品质方面,政府和企业屡屡自我加压提高目标值,如今平均产量高达11.5吨,如果不是因为上海29摄氏度以上高温天气多,奶牛的平均产量完全可以达到15吨。而且,上海牛奶品质优异,多项标准都优于欧盟标准。

光明牧业有限公司金山种奶牛场目前存栏5000头,2023年通过国家级“两病”净化场评估验收,是上海名副其实的最大最现代化的奶牛场。场长陈昌质说:“食品全面过剩时期,只有追求牛奶优质优价才可持续,我们场不仅做到了‘两病’净化,还于今年儿童节开放了科普体验活动,深受消费者欢迎,也证明了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和能力。”

上一篇:猪病流行特点及生物安全防控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5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