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养猪业的迅速发展,规模化猪场猪疥螨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阳性猪场甚至一度接近100%。猪疥螨病主要引起猪只皮肤发炎、瘙痒、出现红疹或脱毛,该病具有强烈的传染性,病猪可通过相互接触进行传播,采食量明显下降,严重情况下则会导致猪产生营养不良和生长停滞,严重损害了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同时病猪经屠宰后其胴体级别也会降低,甚至废弃。因此养殖场应重视猪疥螨病的防控工作,并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从而降低猪疥螨病的发病率。 一、猪疥螨的危害 1. 经济价值降低 病猪表现瘙痒症状并用力摩擦,导致皮肤受损,并出现红疹、流脓并结痂等现象,此过程中某些致病性病原菌容易感染创伤进而继发其他细菌性疾病,病猪皮肤受到严重损伤导致其不易销售,甚至完全丧失价值。 2.生长发育受阻 病猪长时间反复发生剧烈瘙痒症状,导致其无法正常采食和休息,严重降低了猪只的饲料转化率,严重阻碍了其正常生长发育,病情严重的仔猪因营养缺乏而极度消瘦,甚至可能形成僵猪。 3.繁育性能降低 妊娠母猪发生疥螨病后极大增加了其发生流产的风险,而种公猪发生疥螨病后较长一段时间处于应激状态,在此期间其精液质量和精子活力均发生下降,严重降低了猪群的繁育性能。 二、流行特点 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为发病猪或带虫猪,且不同年龄、品种均可以感染发病,其中5月龄以内仔猪的感染率和发病率更高,传播途径为直接或间接接触,可以通过病猪与健康猪接触造成直接感染,也可通过污染圈舍或饲喂工具等途径造成间接感染。猪疥螨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其具有较为明显的季节流行性,多发于秋冬季节,由于秋冬季节养殖环境阴暗潮湿,利于疥螨的生长繁殖,但在规模化养殖场中,该病发生的季节性明显降低,且在养殖过程中母猪可成为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发病母猪可将其传染给仔猪,极大地增加了仔猪的发病率,且仔猪经常挤压成堆躺卧,进而造成该病迅速传播,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 三、临床症状 1.皮肤过敏反应型 皮肤过敏反应型主要常见于乳猪和保育猪,病猪感染初期一般从头部开始发病,随后蔓延至眼周、面部、背部、后肢内侧甚至全身,病猪产生激烈瘙痒,反复用力到处摩擦,导致患部出现红疹、脱毛、流脓后形成黑色结痂等现象,引起迟发型和速发型过敏反应,造成反复强烈痒感。病猪食欲严重消退,且难以正常休息,导致其日渐消瘦,感染严重时,造成皮肤出血,发生结缔组织增生,引起细菌性感染,使猪发生湿疹性渗出性皮炎,病情严重时衰竭而亡。 2.皮肤角化过渡型 皮肤角化过渡型主要常见于经产母猪、种公猪和成年猪,又可称为猪慢性疥螨病,病猪身体和耳部皮肤发生过渡角质化和结缔组织增生,猪皮厚度增加,耳廓内侧、颈部周围、四肢下部等部位常形成较大的皮肤褶皱,且往往伴随龟裂、脱毛、被毛粗糙多屑等症状,其踝关节处形成灰色松动的厚痂。 |
上一篇:猪弓形虫病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