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病防治是畜牧业发展的生命线。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养殖密度的增加,疫病传播风险加大,对疫病防治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研发高效的疫病诊断技术、疫苗和治疗药物,建立完善的疫病监测预警体系,是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在非洲猪瘟疫情防控中,我国科研人员迅速研发出快速检测试剂盒,为疫情的早期发现和控制提供了有力支持 。 畜产品加工环节的科技应用,能够提升产品品质和附加值。消费者对畜产品的品质和口感要求越来越高,通过科技创新,开发新的加工工艺和技术,可以生产出更多高品质、多样化的畜产品。利用先进的雪花牛肉加工技术,生产出的雪花牛肉肌间脂肪分布均匀,口感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 。 中国畜牧业在科技驱动下,迎来众多发展机遇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品质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生产绿色、有机、无抗的畜产品,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安全食品的需求,将成为企业赢得市场的关键。一些企业推出有机鸡蛋、绿色猪肉等产品,虽然价格相对较高,但因其品质优良,依然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 “国猪”“国鸡” 等地方品种,具有独特的风味和品质,是我国畜牧业的宝贵资源。发展地方品种,推广生物发酵饲料、液态饲喂等新技术,既能保护地方品种资源,又能提高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利用生物发酵饲料喂养地方鸡种,不仅提高了鸡的免疫力和生长性能,还改善了鸡肉的风味和品质 。 一体化模式,即产业链闭环,成为畜牧业发展的新趋势。企业通过整合饲料生产、畜禽养殖、屠宰加工、销售等环节,实现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发展,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产业附加值和抗风险能力。大型畜牧企业建立了从饲料生产到肉制品销售的全产业链体系,实现了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运作,有效应对了市场波动 。 专业化模式,也就是 “抱大腿之路”,进入产业链闭环的细分环节,也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小企业可以凭借在某一领域的专业技术和优势,专注于产业链中的某一环节,与大型企业形成合作互补关系,共同推动产业发展。一些小型饲料企业专注于生产特种饲料,为大型养殖场提供专业的饲料产品,在市场中找到了自身的生存空间 。 智能化养殖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能够显著提升养殖效率。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养殖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如智能投喂、智能环控、智能疫病监测等,减少人工干预,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智能化养殖场通过智能设备自动监测猪舍环境,根据猪只生长情况自动调整饲料投喂量和环境参数,使养殖效率提高了 30% 以上 。 畜产品加工环节的深加工,能够极大地提升产品附加值。从单纯的 “原料肉蛋” 向深加工产品转变,开发各种肉制品、乳制品、蛋制品等,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增加产品利润空间。一些企业将鸡蛋加工成蛋黄酱、蛋酥等产品,附加值大幅提高 。 出海与国际化,为畜牧业提供了内卷之外的发展途径。随着 “一带一路” 倡议的推进,我国畜牧业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企业可以通过拓展国际市场,出口畜产品、技术和设备,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提升我国畜牧业的国际影响力。我国一些禽肉加工企业将产品出口到东南亚、中东等地区,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良好的口碑 。 研发创新是创造新产品、赋予新价值的核心动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新的畜禽品种、饲料产品、养殖技术和加工工艺,满足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某饲料企业研发出一种新型的功能性饲料添加剂,能够提高畜禽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一经推出就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 。 服务转型是实现同质化之外差异化竞争的有效手段。企业从单纯的产品供应商向综合服务提供商转变,为养殖户提供技术培训、养殖管理咨询、疫病防控指导等服务,增强客户粘性,提升企业竞争力。一些畜牧企业成立了专门的技术服务团队,定期为养殖户提供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帮助养殖户解决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赢得了养殖户的信任和支持 。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