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兽医

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的免疫控制策略

日期:07-16 作者:阳光网站- 小 + 大

王荣祥1,3范红结1*

(1.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江苏南京 2100952.江苏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江苏南京 2100143.安徽省凤阳县畜牧兽医局,安徽凤阳 233100) 

摘 要:我国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病毒感染率几乎达100%,市场上疫苗毒价差别过大,表示方法也不一致,有的用TCID50,有的用CCID50表示,且免疫程序混乱、生物安全意识不强、管理不到位,导致许多猪场的生产水平下降和猪群健康状况恶化。文章提出了猪伪狂犬病的免疫与控制策略,旨在为该病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隐性带毒猪;免疫

猪伪狂犬病是由疱疹病毒群的伪狂犬病病毒(Pseudrabies virusPRV)所引起的猪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1],迄今尚未发现抗原性不同的毒株,从世界各地分离的毒株均呈现一致的血清学反应,但毒力则有强弱之分,即只有一个血清型,但毒株的致病性均有差异。美国曾发现个别流行区毒株的毒力有所增强,表现在对成年猪也能引起发病、死亡,且对呼吸道具有较大的亲合性,而以往通常只能致乳猪和幼猪发病死亡。有人认为,这是在流行过程中出现了毒力强的变种,通过血清学试验,这些毒力强的变种在抗原性上和早期流行的毒株相同[2]。据笔者调查,几乎所有的大中型猪场都在实施伪狂犬病疫苗的免疫接种,这对于预防和控制该病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仍有相当多的猪场因为对该病的免疫预防和控制存在模糊认识,导致猪场的生产水平下降和猪群健康状况恶化。鉴于此,本文系统阐述伪狂犬病发病的特点,提出其免疫控制策略,希望对广大养猪场()有所裨益。
1 伪狂犬病流行特点
伪狂犬病主要表现为怀孕母猪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和弱仔,致使繁殖力降低20%。对于3周龄以下的仔猪,主要侵害其中枢神经系统等,出现神经症状,死亡率可达100%。对于生长和育肥猪来说,患猪表现发热、呼吸道症状,而耐过猪表现生长不良,甚至成为僵猪。最让人头痛的是感染野毒后,耐过猪可能转为隐性带毒猪。由于PRV的嗜神经性,病毒会侵入神经节内复制,神经节有包膜,使抗体无法到达而不能消灭PRV,造成猪的持续带毒(血清检测出现野毒抗体阴性),当猪只受到某种应激或抵抗力低下时,神经节内的病毒就可以大量繁殖并向外排毒。因此,隐性带毒猪是净化伪狂犬病的一大障碍,接种疫苗能有效阻止或减少野毒的排放。
2 正确选择疫苗
2.1 弱毒疫苗在紧急接种方面优势明显
关于疫苗研制的报道很多,包括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单纯就免疫效力来说,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不如弱毒疫苗,灭活疫苗虽能激发比弱毒疫苗更高的抗体,仅根据抗体水平的高低来判断疫苗的效力是不够全面的,因为机体依赖多种免疫机制抵抗病毒的感染,主要有干扰素、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局部免疫和超感染占位竞争等。而弱毒疫苗更加接近于病毒自然感染的情形,能激发机体多种免疫机制,对机体提供迅速而全面的保护。循环抗体(即体液免疫)在中和病毒方面可以发挥很重要的作用,但抗体的作用受到其所能达到的部位的限制,对进入细胞的病毒和病毒感染门户部位(如上呼吸道),抗体的中和作用很难发挥,这就有赖于细胞免疫和其它免疫机制的作用。一般来说,细胞免疫在抗病毒感染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又由于除体液免疫以外的其它免疫机制作用十分迅速,因此弱毒疫苗在紧急接种方面优势明显。近年来研究和开发的趋势主要是发展基因缺失的弱毒疫苗。
2.2 基因缺失弱毒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理论上基因缺失的弱毒疫苗可能出现基因重组,产生变异株,但田间免疫试验证明重组DNA疫苗安全有效。一个良好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应是在主要毒力基因缺失(自然筛选缺失更佳)的同时又是标记基因,能与野毒鉴别开来;诱导机体产生良好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局部黏膜免疫力;缺失的基因不应该影响疫苗的免疫原性;保留主要的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的基因;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不返强、不发生基因重组。
2.3 基因缺失疫苗毒不会因连续传代而导致抗原表位变化影响免疫保护
据笔者了解,使用基因缺失(自然缺失和人工缺失)弱毒疫苗免疫后,猪不再出现伪狂犬病症状,即使用疫苗作静脉接种,怀孕各个阶段的母猪都很安全,疫苗毒仅在接种和吸收部位的局部淋巴结有限增殖。与之接触各阶段猪群都不会感染,表明基因缺失疫苗不会排毒,而且这种疫苗毒不再因连续传代而导致抗原表位变化,仍具有较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上一篇:应该重新审视畜禽免疫接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下一篇:猪瘟疫苗种类及其应用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4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