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加大经费投入,配备检测所需的仪器设备耗材 资金是实验室顺利运行的基本保障,只有保障充足的实验室经费才能充分发挥实验室功能,建议国家按畜禽养殖比例或直补方式大幅度提高动物疫病检测、监测经费投人,地方政府、各级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县级兽医实验的作用,将兽医实验室检测、仪器设备更新、校验、试剂、耗材等运行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增加实验室所需经费投入,采取有力措施,保障经费到位,并专款专用,防止挪用、挤占经费。 3、抓实技术培训,提高实验室人员队伍素质 兽医实验室工作对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较高,还有一定的生物安全风险,部分人不愿意到实验室工作。为避免人才短缺情况出现,可通过政策倾斜等方式吸引爱岗敬业、责任心强的专业技术人员来充实实验室队伍,增加人员编制、定编定岗定责,稳定实验室实验人员队伍。结合实验室情况,提高实验室队伍素质,应制定年度培训计划,通过多种途径对实验室人员定期、不定期的开展业务培训,让实验室人员了解动物防疫法律、法规,熟练掌握实验室操作规程,提高兽医实验室人员工作能力和诊断水平。 4、整合资源,推行兽医实验室大数据平台管理 为保障实验用品购买渠道通畅和试剂质量,完善动物疫病监测模式,可由国家、省级主管部门牵头,建立一个兽医实验室试剂用品采购和监测技术信息交流平台,及时发布优良试剂品牌信息及疫病监测新技术等。整合利用各类兽医实验室资源,形成高效的实验室网络体系,通过大数据平台,保证各县兽医实验室采购试剂等渠道通畅,实现全国各地疫病监控信息共享,对疫情的防控应对更加及时,指导县级兽医实验室的检验检测过程,能有效提高工作质量与管理效率。 5、加大监管力度,强化生物安全防范管理 根据农业农村部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考核章程要求,按标准制定生物安全管理手册,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培训,提高生物安全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实验人员在开展实验时严格按照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手册标准规范操作程序,抓好重点环节采集、样品收接、样品保存、样品实验室检验、样品处理等整个流程,防止病原扩散,保障实验室人员生命安全和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各级兽医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强化安全意识,加大监管力度、完善管理措施并落实到位,严防发生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以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总之,县级兽医实验室是基层动物疫病防控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基层实验室,当地政府和各级兽医部门应高度重视兽医实验室建设工作,兽医实验室管理法规体系不断健全,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人员素质不断提高,检测能力不断提升,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水平不断强化,保证养殖户的经济效益,进一步为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和公共卫生安全作出贡献。 |
上一篇:植物精油:仔猪无抗养殖的新希望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