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病防治

猪伪狂犬病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混感的诊断与防控

日期:04-10 作者:豆包- 小 + 大

5、继发感染风险增加  

机制:PRV的免疫抑制和APP的组织破坏为其他病原(如猪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提供机会。  

后果:混合感染常伴随多重病原感染,病情复杂化,治疗难度倍增。

三、临床表现与病理变化

1、临床表现  

单一PRV感染:发热(39.5-40.5°C)、咳嗽、神经症状(如抽搐),死亡率5%-20%。  

单一APP感染:高热(41-42°C)、剧烈咳嗽、血性鼻涕,急性死亡率20%-40%。  

2、混合感染  

高热(41-42°C)持续不退,呼吸极度困难(张口喘气、腹式呼吸)。  

咳嗽加重,伴血性或脓性分泌物。  

神经症状(如共济失调、癫痫)与胸膜炎症状(如侧卧、疼痛)并存。  

死亡率升至40%-60%,急性病例可达80%。

3、病理变化  

肺部:间质性肺炎(PRV)与坏死性肺炎(APP)叠加,肺叶实变、出血斑和纤维素性胸膜炎。  

神经系统:脑膜充血、水肿,神经元坏死(PRV主导)。  

全身:脾脏淤血、淋巴结肿大,偶见败血症病变。

4、危害更大的具体表现

死亡率显著升高。单一感染死亡率通常低于30%,而混合感染因病理叠加和继发感染,死亡率可翻倍。

病程复杂化。PRV潜伏激活与APP急性感染交织,病程从数天延长至数周,治疗窗口缩短。

经济损失加剧。直接损失:每头猪损失约500-1000元(包括死亡和治疗成本)。  

间接损失。生长迟缓、出栏延误,饲料转化率下降10%-20%。

防控难度增加。PRV潜伏感染难以根除,APP毒株多样(15个血清型)且耐药性上升,疫苗和药物效果受限。

四、诊断与鉴别

(一)临床诊断  

观察高热、呼吸困难、神经症状和胸膜炎的综合表现。

1、实验室检测  

PCR:检测鼻拭子、肺组织中PRV和APP核酸。  

ELISA:检测PRV gE抗体,区分野毒感染。  

细菌培养:分离APP,确定血清型和药敏性。

2、病理检查  

肺部坏死性病变+胸膜炎+脑膜炎提示混合感染。

3、鉴别诊断  

与猪流感+APP、PRRSV+APP等区分,需实验室确认。

上一篇:猪脑炎急救七步法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5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