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黄羽鸡:需求回暖与价格上涨预期 3 月以来,黄羽鸡价格也呈现上涨态势。据相关报道,截至 4 月 7 日,全国中速鸡均价为 6.89 元 / 斤,土鸡为 7.14 元 / 斤,快大鸡 6.25 元 / 斤 ,与 1 月初相比,价格有一定小幅上升。从各大养殖企业的销售数据来看,温氏股份、立华股份、湘佳股份 3 月份除销售均价环比上升外,出货量也同比环比均大幅上涨 。温氏股份 3 月份销售均价为 13.34 元 / 公斤,立华股份和湘佳股份则为 13.17 元 / 公斤、12.16 元 / 公斤,三大企业销售均价分别环比上涨 5.37%、3.05% 和 7.30% 。出货量方面,温氏股份 3 月份销售肉鸡 9589.87 万只,环比上涨 12.59%,同比上涨 19.56%,立华和湘佳股份方面,则分别销售肉鸡 3672.99 万只和 385.70 万只,环比上涨 27.42% 和 5.20%,同比上涨 23.50% 和 41.11% 。 黄羽鸡价格上涨主要原因是需求有所回暖,随着终端消费市场逐步缓和,压栏的鸡源库存得以消耗。从供应端看,3 月份出栏的黄羽鸡对应前期补栏时间正好在 1 月份,部分企业投苗量上升;从养殖成本看,3 月份,饲料价格连续走低,为养殖盈利提供了有力空间,支撑了企业出货力度。业内人士预计,黄羽鸡价格在二季度或呈现上涨趋势,尤其是 “五一” 节前,黄羽鸡价格或仍有上涨空间,但由于二季度处于传统消费淡季,预计黄羽鸡价格整体上涨空间有限。 (三)蛋鸡:需求提振与价格触底回升 蛋鸡价格在经历前期持续下跌后,也开始出现触底回升迹象。近期,部分地区鸡蛋价格上涨,市场走货情况好转。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进入 3 月份以后,全国鸡蛋出场价、批发价、零售价连续 5 周环比上涨 。截至目前,全国鸡蛋出场价、批发价、零售价累计涨幅分别超过 6%、10%、5% 。这主要是因为 3 月份,大中专院校开学,对鲜蛋的需求逐渐恢复,食品企业复工复产对鸡蛋的加工需求略有增加,消费者家庭鸡蛋采购量缓慢回升,终端销售环节走货好转,有效拉动了鸡蛋价格触底反弹。另外,豆粕、玉米等饲料价格持续上涨,也支撑了鸡蛋价格提前回涨。 按照往年规律,预计 4 月左右蛋价触底,五一及端午消费需求提振下,蛋价有望回暖。从供给端来看,虽然前期补栏使得在产蛋鸡存栏量处于高位,但随着市场价格的波动,养殖户的补栏和淘汰行为也会发生变化,这将对后续的鸡蛋供应产生影响。从需求端来看,五一和端午作为重要节日,市场对鸡蛋的需求通常会有所增加,这将为蛋价的上涨提供有力支撑。 五、总结与展望 2025 年上半年,禽业市场受价格、供应和成本等多重因素交织影响,经历了一段艰难时期。白羽鸡、黄羽鸡和蛋鸡价格下跌,养殖利润亏损,给养殖户和相关企业带来巨大压力。供应过剩和需求疲软是导致市场困境的主要原因,而海外禽流感疫情和饲料成本上升则进一步加剧了行业风险。 然而,进入 3 月以后,禽业市场出现积极变化,白羽鸡、黄羽鸡和蛋鸡价格均开始触底回升,这给行业带来了一丝曙光。虽然价格反弹的持续性仍有待观察,但这表明市场正在自我调节,逐渐恢复平衡。对于禽业从业者而言,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养殖策略和生产计划。在供应过剩的情况下,合理控制养殖规模,避免盲目扩张,以降低市场风险。同时,要加强养殖管理,提高养殖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自身竞争力。 从长期来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对禽肉和禽蛋的需求仍有增长空间。禽业作为重要的农业产业,未来发展前景依然广阔。但行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还需不断创新和升级。一方面,要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养殖技术水平,培育优良品种,提高禽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另一方面,要加强产业链整合,提高产业化水平,增强市场抗风险能力。还要关注环保和动物福利问题,实现绿色养殖和可持续发展。 消费者也应关注禽业市场的变化,理性消费。在价格波动的情况下,根据自身需求合理选择禽产品。同时,要关注食品安全和品质,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禽肉和禽蛋,保障自身健康。禽业市场的发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希望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禽业能够早日走出困境,实现健康、稳定的发展 。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