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鸡蛋市场进入传统消费淡季。下游需求承接能力有限,消费者对鸡蛋的购买量减少。无论是食品加工企业还是普通家庭,对鸡蛋的需求均不及春节期间旺盛。而此时市场上鸡蛋大量积压,供强需弱的格局致使蛋价不断下行,养殖户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 三、海外疫情,成本压力 (一)禽流感影响引种与价格预期 海外禽流感疫情的发展态势对国内禽业市场,尤其是白羽鸡市场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截至 2 月底,美国禽流感疫情依然严峻,1-2 月美国禽类死亡数量已超 3500 万只 。美国作为我国白羽鸡主要引种来源国之一,禽流感疫情的肆虐使得引种工作面临诸多困难。 从历史经验来看,一旦美国禽流感疫情严重,我国往往会暂停从美国引种,这将导致国内祖代白羽肉种鸡供应减少。2022 年就因美国禽流感,我国祖代种鸡产能缩减,引种受阻。而祖代种鸡存栏量的变化会通过产业链传导,影响后续父母代种鸡和商品代肉鸡的供应。 若引种持续受限,未来国内白羽鸡供应可能出现短缺,从而对价格形成一定支撑。然而,目前市场白羽鸡供强需弱格局明显,即使未来供应有所减少,在需求未明显改善的情况下,价格上涨幅度仍存在不确定性。而且,疫情发展和引种政策变化难以准确预测,这给市场带来较大不确定性。 例如,若疫情在短期内得到有效控制,引种恢复正常,那么市场供应可能不会出现明显短缺,价格也难以因引种因素而大幅上涨。 (二)饲料成本高企压缩利润空间 饲料成本是养殖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玉米、豆粕等饲料价格的波动对禽业养殖成本有着直接影响。2025 年以来,玉米、豆粕等饲料价格呈现波动上涨趋势。从数据来看,2 月国内饲料原料 43% 豆粕月均价处于较高水平,玉米价格也维持在相对高位 。饲料价格的上涨使得养殖成本大幅增加,进一步压缩了养殖利润空间。 以白羽鸡养殖为例,饲料成本通常占总成本的 50% 以上。在鸡价下跌的情况下,饲料成本的上升让养殖户处境更为艰难。原本就因价格低迷而利润微薄的养殖业务,在饲料成本的重压下,亏损情况愈发严重。对于黄羽鸡和蛋鸡养殖来说,同样面临饲料成本高企的问题,这使得养殖户在经营过程中面临巨大压力。 饲料价格的波动不仅受到国内供需关系的影响,还与国际市场变化、政策因素等密切相关。例如,国际大豆期货价格的波动会直接影响国内豆粕价格;国家对玉米、大豆等农产品的进口政策调整,也会改变市场供应格局,进而影响饲料价格。因此,养殖户难以准确预测饲料价格走势,也无法有效控制养殖成本,这进一步加剧了禽业养殖的风险。 四、价格反弹,行业曙光 (一)白羽鸡:供需错配引发价格回升 进入 3 月,白羽鸡市场出现转机,价格开始触底回升。据相关数据显示 ,2 月 28 日至 3 月 13 日,主产区白羽肉鸡均价由 6.21 元 / 公斤回升至 7.11 元 / 公斤,近两周累计涨幅达 14.5%;鸡苗价格同步回升,主产区肉鸡苗均价由 2.29 元 / 羽上涨至 2.79 元 / 羽,涨幅 21.4% 。这一价格回升主要是由于春节后白羽肉鸡市场出现供需错配情况。1 月至 2 月受春节假期影响,孵化场普遍停苗,导致 3 月上旬毛鸡出栏量阶段性断档 。数据显示,3 月第一周白羽肉鸡出栏量环比下降约 15%,屠宰企业收购难度增加,支撑毛鸡价格上行。与此同时,鸡苗供应受孵化节奏影响,短期产能释放不足,进一步推升苗价。 从产业链库存情况来看,春节后消费端逐步恢复,冻品走货速度加快,屠宰企业库存消化明显。截至 3 月 13 日,国内白羽肉鸡冻品库存率降至 60% 以下,较 2 月末下降约 10 个百分点 。库存去化带动屠宰企业开工率提升,进一步拉动毛鸡采购需求,为价格反弹提供了支撑。然而,此轮价格回升的持续性仍有待观察。随着孵化场恢复正常生产,4 月起鸡苗和毛鸡供应将逐步回升,市场或重回宽松格局。从需求端看,白羽肉鸡消费尚未出现显著增长,餐饮和团膳渠道虽逐步恢复,但家庭消费受替代品(如生猪价格低位运行)压制,整体需求增量有限 。成本压力仍是制约行业盈利的关键因素,饲料价格虽有所回落,但仍在高位震荡。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