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除了平时的常规防控工作外,在高发期适当加强物资、动物、食材、猪流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猪场应严格控制外来物资的进入,对其进行全面消毒和检测;加强对动物的检疫,确保引入的猪只健康无疫;严格管理食材的来源和加工过程,避免病毒通过食物传播;同时,加强对猪流的监测和管理,限制猪只的随意流动,降低疫情传播的风险。 3、防控不当与无防控猪场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当前依然存在一定数量的防控不当、无防控的猪场,这些猪场成为了潜在的发病和散毒源头。在一个区域内,一旦有一个猪场发病,疫情往往会陆续蔓延到其他猪场。 防鼠墙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防控设施,但相当部分猪场没有建设防鼠墙,或者建设不当。老鼠是非洲猪瘟病毒的重要传播媒介之一,它们能够在不同猪场之间穿梭,携带病毒并传播给猪群。没有防鼠墙的猪场,就如同门户大开,为老鼠的进入提供了便利条件。即使建设了防鼠墙,如果高度不够、存在缝隙或者周围有树木等可供老鼠攀爬的物体,也无法起到有效的防鼠作用。 有些猪场在防控措施上存在明显的 “偏科” 现象。对人员的隔离要求极高,从回场到重新到猪舍上班要隔离 3 - 5 天,但对防鼠墙等硬件设施却不够重视。这种不合理的防控方案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防控效果,反而会对正常的生产水平产生负面影响。过度严格的人员隔离措施可能会导致人员流动不畅,影响猪场的日常管理和运营;而忽视防鼠墙建设,则会给病毒传播留下隐患。 硬件设施到位,软件措施简单有效,才是抓好非洲猪瘟防控重点的关键。优秀的企业通常能够在这两方面做到平衡,他们不仅建设了完善的防鼠墙、消毒设施等硬件,还制定了科学合理的人员管理、消毒流程等软件措施,从而有效地降低了疫情发生的风险。 4、优质企业与猪场的带头作用 在非洲猪瘟的严峻考验下,优质企业和猪场凭借其卓越的防控措施,成为了生猪产能的中流砥柱 。这些企业和猪场不仅自身在疫情中保持了稳定的生产,还通过多种模式发挥了积极的带头作用,为整个养猪业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某大型养猪企业为例,他们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现代化的猪舍和完善的生物安全防控设施。猪舍采用全封闭式设计,配备了先进的空气过滤系统,能够有效阻止病毒的侵入。同时,他们还建立了严格的人员和车辆进出管理制度,所有人员进入猪场前都要经过严格的消毒和隔离,车辆也必须进行全面的清洗和消毒。在日常管理中,企业利用智能化设备对猪群的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现异常,能够迅速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这些优质企业和猪场通过合作示范的方式,向其他企业和猪场展示了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和管理经验。他们积极开展技术交流活动,邀请同行参观学习,分享自己在非洲猪瘟防控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许多中小猪场在参观学习后,深受启发,纷纷借鉴这些先进经验,改进自己的防控措施和管理模式。 “公司+农户” 模式也是优质企业带动其他猪场共同防控的重要方式。在这种模式下,公司为农户提供猪苗、饲料、技术支持和销售渠道,农户则负责养殖。公司对农户的养殖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和指导,确保各项防控措施得到有效落实。例如,新希望六和通过生猪放养业务,与农户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公司为农户提供优质猪苗、饲料、药品、疫苗以及后期销售支持,还为农户提供猪场规划、建设、设备信息等辅助服务,并指导农户熟练掌握养殖技能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帮助农户提高了养殖效益,也有效地降低了非洲猪瘟的传播风险,保障了生猪的稳定供应。 对于中小型猪场来说,与优秀的大企业平台对接是提升自身防控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中小型猪场可以借助大企业的技术优势,制定科学合理的非洲猪瘟防控技术方案。大企业拥有专业的技术团队和丰富的经验,能够根据不同猪场的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的防控建议和技术指导。同时,中小型猪场还可以与大企业合作,共享实验室检测资源,提高自身的疫病检测能力。及时准确的疫病检测是非洲猪瘟防控的关键环节,通过与大企业合作,中小型猪场能够更好地掌握猪群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疫情隐患,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控。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