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强化疫病防控机制,降低疾病发生率 建立健全兔常态化疫病防控机制,降低球虫病、兔呼吸道病、兔瘟等疾病发病率。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向养殖户普及兔病预防、诊断及治疗知识,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指导养殖户加强兔舍环境卫生管理,包括定期消毒、保持通风干燥、合理控制饲养密度等,从源头上减少病原体滋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等,建立兔群健康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家兔体温、食欲、行为等异常变化。根据监测数据和历史疫情分析,建立疫情预警模型,提前采取措施,降低疫情爆发风险。 3.4 加快品牌建设,扩大兔产品消费市场 首先,加强兔肉健康特性的宣传。为避免消费者因认知缺失导致兔肉健康属性被忽略,兔业相关企业、协会以及教学科研机构等应加大对兔肉健康营养价值的宣传力度,普及消费者对兔肉“三高三低”特性的认知。其次,促进兔肉品牌化发展。支持和鼓励兔肉企业建立和推广品牌,通过提升产品质量、优化包装设计等方式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感。品牌化有助于提高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吸引更多消费者。 3.5 发展冷链物流体系,保障兔肉品质与安全 由于全国兔场分布不均,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对于兔肉的销售至关重要。为了确保兔肉在运输过程中的品质与安全,必须加大对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投资冷链物流设施,推动冷链运输设施的普及和升级。同时,在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中,应注重技术创新和智能化应用。通过引入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实现对冷链物流全过程的实时监控和追溯,确保兔肉在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等关键指标符合标准。此外,还应加强冷链物流企业的合作与交流,推动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共同提升冷链物流的服务水平。 |
上一篇:鸽子在我国的发展形势与趋势
下一篇:没有了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