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春季是动物疫病高发季节,也是动物防疫关键时期。为做好春季家禽常见疫病防控工作, 2025年1月20日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写了《家禽常见疫病防控技术指南》,全文如下。 家禽常见疫病防控技术指南 春季气候多变,昼夜温差大,潮湿阴冷天气多。在饲养管理不当、生物安全管理水平不高、卫生消毒工作不到位的情况下,家禽疫病易发高发。为做好春季家禽常见疫病防控,应强化以下防控措施。 一、加强临床检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置”是疫病防控的关键。要加强临床检查,了解家禽健康状况,重点观察家禽精神状态,是否有沉郁或者兴奋等情况;查看家禽采食情况,是否有采食困难、食欲减少、拒绝采食、饮水量减少等情况,查看粪便状态是否正常,有无水样或粥样粪便、粪便带血、粪便带粘液、粪便有气泡等情况;查看家禽呼吸状态,是否有呼吸浅表、加深、呼吸困难、咳嗽等情况;查看家禽有无口鼻分泌物、冠髯颜色是否有变化。了解禽群是否有死亡异常增加,产蛋禽群是否出现产蛋率突然下降等情况。发现家禽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隔离、消毒等措施,并采集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根据检测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一旦发生重大动物疫病,立即向属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报告,严格落实扑杀、消毒、无害化处理等措施,严防疫情扩散蔓延。 二、科学免疫,筑牢免疫屏障 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应确保家禽应免尽免。对新城疫、低致病性禽流感、禽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禽传染性喉气管炎、鸡传染性贫血、鸭浆膜炎等常发病,养殖场要根据本场疫病流行情况,充分考虑禽只不同日龄发育特点、母源抗体消长规律,制定科学适用的免疫程序。要选择与本场或本地区流行毒株抗原性相匹配的疫苗,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用法与用量进行免疫。免疫后及时进行免疫抗体监测,确保免疫抗体均匀,达到群体免疫效果。要严格按照疫苗保存条件要求,运输和储存疫苗,保证免疫切实有效。 三、严格管理措施,防止病原传入 要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包括饲养管理制度,人员和车辆物品消毒制度,禽舍清洁消毒程序和卫生标准,疫苗和药物采购、保管和使用规范,免疫程序和免疫接种操作规程等。养禽场应限制无关人员进出,严格实行人员进出的更衣换鞋、消毒及淋浴等制度。外来车辆及其他运输工具不允许进入禽场,场内车辆及其他运输工具进出应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严格控制场内人员、车辆、物品以及禽只流动。要注意防范家禽与野禽接触,可安装防鸟网或驱鸟设备,开放和半开放式禽舍在圈舍周围安装,闭式禽舍在通风口、门窗处安装。对于放养水禽,通过围网等方式控制放养范围,有条件的可在围网上方加盖防鸟网。 四、做好日常消毒,切断病原污染 消毒是切断病原传入场内和在场内传播的重要措施。家禽饲养场应建立定期消毒制度,对环境、场地、设备用具、禽舍等定期消毒。空舍后,应彻底清洗后再进行两次消毒,合理安排空栏时间,进鸡前再次进行消毒。环境消毒可每周进行 1 次,使用对环境耐受力高的消毒剂。消毒要全面彻底,不留死角。消毒剂宜现用现配,不同作用机理的消毒剂交替使用。对于高污染区域,可以适当提高消毒剂浓度和消毒频次。注意种蛋收集、孵化以及出雏过程的消毒和管理,切断垂直传播疫病的传播途径。 五、提高饲养水平,消除发病诱因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鸭浆膜炎(鸭疫)等禽病的发生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鸡群拥挤、气温过高过低、栏舍通风不良、营养不良等均是疫病发生的主要诱因。应加强对鸡群的饲养管理,适当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注重育雏室的保温与通风,保持垫料干爽,降低空气中氨气浓度。做好通风换气,保证舍内空气清新,寒冷天气避免冷空气直吹,防止冷空气导致禽只发生冷应激。 |
下一篇:冬春季非洲猪瘟防控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