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定期清洁消毒 低温会影响消毒剂的稳定性和溶解性,降低消毒效果。因此,在消毒剂配制和使用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温度的影响,可使用温水稀释消毒剂。温度过低时,可选用低温消毒剂,地面可使用高温火焰消毒,尽量减少舍内带猪消毒。物资应恢复至室温后再进行消毒处理。疫情风险较大时,可考虑每周进行 1 - 2 次全面消毒,适当延长消毒剂作用时间。每周对猪场周围道路消毒 2 - 3 次,每天对猪场内道路及其环境消毒 1 次。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对产房、保育舍和生长育肥舍进行 2 - 3 次带猪消毒。未安装净水设备的猪场,可在饮水中添加漂白粉或次氯酸钠等消毒剂进行消毒,定期对饮水器或水槽进行消毒处理。对收集、转运、处理病死猪的工具及时进行清洗、消毒,消毒前应做好清洁工作,清除污物以免影响消毒效果。 (四)切实防寒保暖 在入冬前,要检修门窗、测试水暖系统、正压暖风系统、电热板、保温箱、保温灯、电力线路、温控自动开关、发电机等防寒保暖设施设备。新生仔猪保温箱温度宜控制在 32 - 38℃,保育舍温度在 24 - 27℃,生长育肥、怀孕母猪、种公猪猪舍温度在 10 - 21℃。开放式猪舍可以覆盖双层塑膜,封堵窗户及多余的通风口,在门口挂棉帘、草帘,防止冷风进入。顶棚保温差、不利于舍内温度提高的猪舍,可在舍内猪床的上方用塑料薄膜、防雨布、木板等材料搭建临时二层棚,同时增加红外线保温灯、保温板等,增加保暖效果。猪舍内可适当增加垫草,提高猪舍的保温性能。 (五)重视通风换气 在做好防寒保暖的同时,要重视通风,保持猪舍内空气相对湿度为 65% - 75%。采用窗户进行通风时,两边的窗户不可同时打开,避免形成对流,风速过大,晚上要关闭窗户。采用风机进行通风,水帘的上部进风口不宜打开过大。通风应优先选择在每天正午高温时段,其次选择在喂料时间段。良好的通风可以排出舍内的有害气体,引入新鲜空气,降低疫病传播的风险。 (六)强化饲养管理 在饲料配方中增加能量饲料,适量添加复合维生素、氨基酸、复合酶制剂等物质。冬季可在夜间增加一次喂料,提供清洁饮水,有条件的应提供清洁温水。注意哺乳仔猪的饲养,让仔猪吃好初乳,断奶前要提早补料,逐渐增加饲料的饲喂量;断奶后不宜突然更换饲料,要限制饲喂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饲料,增加日粮中纤维素含量。通过强化饲养管理,提高猪群的抵抗力,减少疫病的发生。 五、改善环境预防猪疫病的方法 (一)保持猪舍卫生 实行干清粪能够减少废水生成量,应保证每天至少两次以上的清理次数,确保猪舍粪尿沟有合适的坡降,以便粪尿废水顺畅流出。若坡度不够,应设置自动冲洗水箱并调整定时器,夏季冲刷一次 / 60 分钟,冬季一次 / 2 小时。即使采用干清粪工艺,每周也应有一次喷雾或喷淋消毒,清理走道、隔墙等各处尘埃。对于使用水冲洗工艺的猪场,要实行粪尿废水和雨水的分离,并建立中水处理池循环使用中水冲洗,同时在猪舍端设双联交替使用沉淀池,减少进入一级沉淀池的固体废物。建立卫生制度,明确各区域卫生负责人,生产区卫生由兽医师负责,饲养车间内卫生及对应道路、隔离带由饲养员负责,饲料收购等区域卫生由畜牧师负责,行政区卫生由办公室主任负责。设立全场卫生日,调动全场职工同时行动,保证卫生工作同步进行,检查评比也是确保卫生工作落实的有效手段。 (二)改善猪舍环境 结合不同季节变化,控制猪舍温湿度。夏季要注意通风降温,冬季要做好保温措施,确保昼夜温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及时清理猪只排泄物,发酵的排泄物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且许多疾病可通过粪便传播。一般来说,要合理控制每个猪舍的猪只数量,给猪只一定活动空间。此外,应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通常每隔 5 - 7 天集中消毒一次,具体可根据天气变化情况调整。在饲养过程中,要根据季节变化采取合理通风和保温措施,这是有效预防疾病的重要方法。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