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一种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可感染鸭、火鸡和其他禽类。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寒冷的冬春季节较为多发,且各品种的鸭都可能感染,感染率可高达90%以上,死亡率一般为5%至80%。 主要感染对象为1至8周龄的雏鸭,特别是2至5周龄的雏鸭最易感,而1周龄以内的雏鸭因有母源抗体而很少发病,8周龄以上的鸭则很少发病。成年鸭发病后可能带菌并成为该病的传染源。 该病的主要传染途径包括消化道、呼吸道、破损的皮肤和黏膜等,也可通过种蛋垂直传播。受污染的饲料、饮水、环境、飞沫、空气、尘土等都是潜在的传播媒介。育雏室空气不流通、潮湿、饲养密度过大、卫生条件差、饲料中缺乏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蛋白质含量过低、饲养管理不当、气候骤变、环境恶劣等应激因素,都可能诱发和加剧该病的发生与流行。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潜伏期一般为1至3天,有的可长达7天。根据病程的长短和临床表现,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或慢性型。 最急性型:主要发生在幼鸭群中,一般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即突然死亡。 急性型:主要见于2至4周龄的雏鸭,病程一般为1至3天。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行走蹒跚、共济失调、嗜睡缩颈、甩鼻打喷嚏。眼睛和鼻孔有浆液性或脓液性分泌物,常使两眼周围的羽毛粘连或脱落,鼻孔被分泌物堵塞导致呼吸困难。排绿色或黄绿色恶臭稀便,部分病鸭腹部膨胀。后期病鸭出现消瘦、脱水和神经症状,如两腿僵直、摇头摆尾、头颈震颤或头向后勾于背上,有的出现角弓反张、全身痉挛性抽搐,经几次发作后死亡。 亚急性型或慢性型:主要见于4至7周龄雏鸭或由急性病例转化而来,病程可达1周或1周以上。患鸭头颈歪向一侧,精神沉郁,少食或不食,关节肿胀、共济失调,站立时呈犬坐式姿势,进而出现痉挛性点头或摆尾,前仰后翻,翻转后仰卧,两腿呈游泳状划动。少数病例出现呼吸困难、消化不良、脱水消瘦,最后衰竭死亡。耐过的病鸭生长发育缓慢或停滞,成为僵鸭,饲料报酬率低,失去经济价值。 防治 鸭传染性浆膜炎有较高的传染性和致死率,但如果在发病初期及时发现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传播,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预防措施: 饲养管理:坚持自繁自养的饲养原则,如需购买鸭苗,应到健康的孵化场、种鸭场选购,并了解该鸭苗的免疫情况和饲养管理状况,进行严格的检疫,严禁从患病的地区购入种蛋和鸭苗。 隔离观察:鸭苗进场后必须进行隔离观察饲养两周左右,确认健康后才能和本场的原有鸭群混群饲养。 免疫接种:给雏鸭接种疫苗使其对鸭传染性浆膜炎有免疫保护力,这是预防该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目前主要有灭活油乳剂疫苗和弱毒灭活苗两种,一般在6至9日龄进行首次免疫,首免之后2至3周进行二次免疫。由于该病常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所以也可以用鸭传染性浆膜炎-大肠杆菌二联疫苗进行免疫。 饲养环境:不同日龄、批次的鸭必须分开饲养,饲养密度要合理。保持适宜的育雏温度和湿度,注意鸭舍通风换气,及时排出舍内有毒、有害气体,同时注意保暖防寒。鸭舍要求干燥清洁,地面育雏应勤换垫料。避免转群、驱赶、运输、日晒、雨淋等不良因素影响,减少各种应激反应的发生。 |
上一篇:肉鸡病毒性关节炎的诊断与防治
下一篇:鸭新发水禽细小病毒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