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兽医

鸡矮小综合征(新病)

日期:09-19 作者:李文刚译- 小 + 大

该病为生长期小鸡的一种病,又称吸收障碍综合征、苍白鸡综合征)。肉用型和肉仔鸡最常发生。疾病的常见特征是生长迟缓及皮肤色素缺乏。事实上所有集约化养禽国家都已鉴定出本病。

病原学和传播:致病因素有霉菌毒素和一些病毒,包括细小病毒,星状病毒、嵌杯样病毒和呼肠孤病毒。尽管认为病原为复合性的,但单一的呼肠孤病毒已被鉴定为主要的病原体。本组病毒广泛流行于世界所有商业家禽和其它多种禽类中。禽呼肠孤病毒似乎有种特异性,从鸡中分离出的病毒都有一共同的、组特异性、可溶性抗原,这有助于本病的识别和诊断。

通过口腔和呼吸道都可发生传播,呼吸道传播最常见。另外,在持续性感染的母鸡中,病毒可长期经蛋传播。病毒持续存在和传染性的增加,一般与病毒的毒力增加有关。

临床症状:疾病主要发生于1~6周龄的肉仔鸡中,特征为生长迟缓、皮肤缺乏色素、羽毛区域脱落,羽毛生长异常、粪便中有未消化饲料,及因关节炎、腱鞘炎、骨质疏松而不愿走动。发病的初期不常见下痢。死亡率一般要高于未感染的鸡群,但确切的类型还未有证明。严重发病禽对饲料和管理方法的变化没有反应,且常常在加工时被剔除。关节病理变化也会发生(参见病毒性关节炎)。

病理变化:野外和实验室感染发病的严重程度和类型,随特异的呼肠孤病毒和禽的日龄不同而不同。

最初几周高致病性呼肠孤病毒感染禽中,病理变化包括关节炎,骨质琉松、肝炎、心肌炎、胰腺炎及肠绒毛的萎缩和坏死。在较大的商品生产鸡中已报道的其它消化道病理变化有:肌胃萎缩、腺胃炎和肠炎。另外,偶尔也可见到脑软化,可能是营养吸收不良或利用不良的结果。

诊断:尽管呼肠孤病毒可引起类似的综合征(参见网状组织内皮增生症),但由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假定性诊断。在5~7日龄鸡胚的卵黄囊、鸡胚肾或肝细胞原代培养物上分离病毒,可提供确切的证据。分离到的病毒接种于1日龄的小鸡气管内,以检验其致病力。病毒中和试验和琼脂凝胶沉淀试验可用于检测鸡群或个体的感染状况。

控制:一些商品化的疫苗可以使用。1日龄用弱毒苗可产生主动免疫。或者用活苗和/或灭活苗免疫种鸡群,肉仔鸡可获得被动免疫。对严重感染禽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上一篇:我国非洲猪瘟毒株的演变情况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4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