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篇

韩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八个关键性问题

日期:09-19 作者:佚名- 小 + 大

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大潮下,农村人口流动性显著增强,乡土社会的血缘性和地缘性逐渐减弱,农村由从熟人社会向“半熟人社会”加快演化。一些地方乡村文化特色逐步丧失,传统重义轻利的乡村道德观念侵蚀淡化,人际关系日益功利化,人情社会商品化,维系农村社会秩序的乡村精神逐渐解体,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乡村社会秩序的失范。一些农民社会责任、公德意识淡化,与家人感情日益淡漠,家庭观念不断淡化,导致不养父母、不管子女、不守婚则、不睦邻里等有悖家庭伦理和社会公德的现象增多,家庭的稳定性不断被削弱。封建迷信有所抬头,陈规陋习盛行。一些地方农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攀比之风和过度消费盛行。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缺乏一套适应农村社会结构特征、符合农民特点的有效方式、办法和载体,隔靴搔痒、流于形式的问题比较突出。

乡村是否振兴,要看农民的精气神旺不旺,看乡风好不好,看人心齐不齐。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采取符合农村特点的有效方式,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弘扬乡村文明。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课题。要加强传统村落保护,深入挖掘农村特色文化,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提升展示和宣传。

5、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

乡村振兴离不开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要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当前,农村经济社会结构正在经历深刻转型。一是农民持续流动。2017年全国乡村人口比2010年减少了9081万,比2000年减少了3.127亿。大量人口向城镇迁移,村庄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程度加剧。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出现家庭分离,村庄空心化、“三留守”问题严重。

二是农民出现分化。原来同质化的农民群体产生了明显的职业分化、收入分化、利益分化,带来农民意愿诉求多元化和行为方式多样化。2016年全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为2.1亿人,比2000年和2010年分别减少1.5亿人和6000多万人。处于不同阶层和群体的农民有着各自不同的利益诉求,也往往采取不同的利益表达方式,给农村社会发展和乡村治理带来新的挑战。

三是农民原子化。市场经济发展激发了农户个体发展经济、改善生活的积极性,同时瓦解了一些传统的经济和社会合作机制,强化了农民个体意识,弱化了农民对村庄生产生活共同体的意识。

面对农村这些正在发生的变化,我国农村社会发展和乡村治理在体制、机制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的不适应,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一是一些地方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现象比较严重。二是基层政府和组织的服务、组织、动员能力弱化。三是农村集体经济薄弱,管理权威和服务能力弱化。四是村民自治机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组织农民的难度不断加大。

农村许多社会问题都归结到一个“散”字。农民缺乏组织带动和联结,没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缺少利益纽带、情感纽带、互助纽带。坚持和创新乡村治理,提高农民社会组织化程度至关重要。从面上看,怎么把党支部的核心作用、自治组织的基础作用、集体经济组织和合作组织的纽带作用、其他社会组织的补充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让农民得到各种组织的引导、教育、服务和管理,让农村家户联系紧起来、守望相助兴起来、干群关系亲起来,需要认真研究。

农村与城市不仅外在形态不一样,社会关系、治理方式也不会完全一样。乡村社会与城市社会有一个显著的不同,就是具有“熟人社会”或“半熟人社会”的特征。要采取符合农村特点的乡村治理方式,既要注重运用现代治理理念和方式,更要注重发挥农村传统治理资源的作用。

比如,近年来,浙江率先探索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模式,在完善自治、加强法治的同时,制定村规民约、行业守则、职业规范等道德章程,设置道德讲堂、德育基地、文化礼堂等各类载体,开展道德评议活动,提升德治水平,促进“三治”相结合,对化解社会矛盾、促进乡村和谐发挥了积极作用。要借鉴浙江等地经验,培育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新乡贤文化,发挥其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总之,以法治“定纷止争”、以德治“春风化雨”、以自治“消化矛盾”,以党的领导统揽全局,加快形成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三治”结合的治理格局,是乡村走向善治的必由之路。

上一篇:“双碳”目标背景下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下一篇:双汇40年:从火腿肠领军者到全球肉类龙头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4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